643年,李世民赐弟弟李元昌自尽,李元昌抱着李世民哀求说:“看在先帝的份上,陛下就饶臣弟一命吧。”李世民说:“不是朕不想饶你,而是群臣不答应,齐王谋反被赐死,朕又怎么会破例饶你。”
当年,李世民登基为帝,开启了大唐的辉煌。他推行改革,国泰民安,文化艺术发达。然而,就连如此繁荣的年代,皇室内部的纷争也从未消停。李世民的同父异母弟弟李元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元昌本是汉王,骄奢淫逸,肆意妄为。他强占民女,激起朝野怨声。李元昌曾多次强占地方官员的妻女,要挟索取财物,肆无忌惮。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超出了道德底线。
李世民虽屡屡劝诫,李元昌毫不悔改。终于,李世民大怒,要他注意身份,警告他若再有失态,必受严惩。
李元昌心生不满,转而策划阴谋。他察觉太子李承乾对李泰的嫉妒之心,遂与太子联手,意图造反夺位。太子李承乾本就对自己的弟弟李泰心存嫉恨,因为李泰风度翩翩,深得李世民宠爱。这更激发了太子与李元昌暗地里合谋的兴趣。太子贪图权力,两人暗中盟誓,等待时机。
然而,天意弄人。不久,这个阴谋被揭发。太子李承乾曾多次请李元昌前来东宫夜宿,两人密谋已久。李元昌还向太子要求,事成之后赏赐宫中善弹琵琶的一名美女给自己。
李承乾对此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为证明诚意,李元昌甚至割破自己的手臂,用血迹与酒盟誓。然而,这一切都被李世民发现,阴谋败露。
李世民对弟弟大失所望,陷入两难。他思前想后,终是决意从严惩处。面对骨肉亲人,他难掩心痛,考虑到太子李承乾的地位,李世民最终下不去手直接处决李元昌。于是他只得命李元昌自尽,以平复朝野的公愤。
当日,李元昌跪在偏殿,凝望窗外苍穹。他想起从前的荣华富贵,也想起与兄长情同骨肉的日子。只因一个女子,他竟误入歧途,最终走上绝路。李元昌叹息之余,寸步难行。他抽出佩刀,自刎了去,年仅二十五岁。
李世民处置李元昌的做法,仍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李元昌罪该万死,不应私相掩护。李世民此举可能会鼓励更多奸佞效仿,继而酿成兵祸。面对朝野舆论,李世民也深感为难。但作为一个君主,他必须替国家家事着想,不能让私情凌驾于道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