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首日,特朗普政府向九所顶尖美国高校发送了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备忘录,要求这些学校调整招生政策和运作方式,以换取联邦资助的优先权。
这九所首批收到政府致信的美国大学包括:
麻省理工学院
宾夕法尼亚大学
布朗大学
范德堡大学
南加州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亚利桑那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全美教育界的震动,尤其是关于国际学生比例限制和标化考试要求的条款,预计将对未来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名校产生深远影响。
01
备忘录核心内容:
十项条款直指高校政策
此次备忘录包含十项主要内容,核心条款直指美国高校的招生政策与学术价值观。
具体包括:
01
录取应仅基于成绩
大学应主要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做出录取决定,不应考虑种族、性别、国籍、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认同或性取向等任何因素。所有本科申请者需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ACT或CLT。
02
鼓励多元环境,保护保守思想
大学应提供一个交流多元观点的环境,包括保守思想,防止被单一意识形态主导。同时,必须保护学术自由,防止骚扰和歧视行为。
03
大学雇员招聘“非歧视性”原则
大学应纯粹基于能力进行招聘,不应基于种族、性别、国籍等因素给予优惠。
04
行政管理中立
大学应在所有行政领域保持中立,教职员工可以个人身份发表评论,但不能代表大学发言。
05
维护学生评分系统完整性
评分系统应反映学生的实际成就,并公开发布评分分布数据和历史指标。
06
学生平等,明确性别
性别仅分为“男”、“女”两种,更衣室、运动场所和卫生间仅设单一性别空间。
07
控制学费
大学应通过取消不必要的行政费用和项目来降低学费,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冻结美国学生的学费。
08
国际学生上限仅为15%,每个国家最多5%
一所大学的本科生总数中,国际学生最多可占15%,且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不超过5%。国际学生的录取应基于成绩,而非经济利益。
09
例外情况
任何宗教院校或单性别院校均可在招生或聘用美国公民时维持其现有偏好。
10
执行与合规
大学领导层应证明并遵守备忘录中概述的所有要求,方可享受相关福利。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导致该院校在1-2年内失去联邦资助。
目前为止只有九所大学收到了这份备忘录,美国政府计划在执行第一轮计划之后,将备忘录发送给更多的美国高校。
当然“各高校会不会落实这份备忘录的指导方针、如何具体落实”还有待于时间验证,另外如果政府强迫高校落实这套指导方针,可能还会在法庭上面临挑战。
02
国际学生面临“双上限”挑战
备忘录中最引人关注的条款之一是关于国际学生比例的限制。根据规定,外国签证学生不超过15%,且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不超过5%。
这一政策对国际学生来说可谓“重大挑战”。目前,多所美国顶尖高校的国际学生占比已超过20%,热门专业中,单一国家学生比例甚至高达30%。
若政策严格执行,未来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可能直接减少一半,中国、印度等主要留学来源国的学生将首当其冲。
此外,备忘录还指出,大学应在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提出要求时,提供关于外国学生的所有已知信息,包括纪律记录。这意味着国际学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背景审查。
03
联邦资金与签署意愿:高校面临“被迫选择”
虽然这份协议并非“强制签署”,但白宫明确表示,签署协议的院校将优先获得学生贷款资格、联邦拨款、科研经费支持,甚至在外国学者签证审批和税收政策上享受便利。而不签署的院校则可能受到司法部监督,面临联邦资金削减或直接失去资助的风险。
对高校而言,这更像是一场“被迫的选择”:拒绝签署,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接受签署,则意味着在学术自由与教育公平上做出一定让步。白宫特别项目高级顾问梅·梅尔曼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选择的九所院校,是基于其被认为是或有潜力成为“优秀行动者”。
04
国际学生面临的多重困境与应对策略
面对美国高校和移民政策的持续收紧,留学生的身份风险愈发突出。F-1签证的不确定性、高昂的申请费用、薪资加权抽签政策,以及各类备忘录的出台,都让众多有意留美的学生和家庭感到焦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留美家庭需将视野拓宽,关注更稳妥的身份规划途径。例如,通过职业类EB-5投资移民项目,尤其是乡村项目,获得绿卡身份。这既能为申请人提供合法居留的基础,又能为未来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自2022年《EB-5改革与诚信法》颁布以来,EB-5新规项目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申请者。其中,乡村项目目前无排期且享有20%专属配额和优先审理的优势,大幅提升了获批的速度与确定性。
此外,罕见“双递交”身份转换机会,使得在递交移民申请后,无需批准即可同步提交I-485申请,快速获得COMBO CARD——“准绿卡”,为在美申请人提供了过渡期间的合法居留与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