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最好的武侠小说,他就是这武侠小说界的武林至尊,如果你问金庸的小说好在哪,那笔者的回答就四个字“相对严谨”。
是的,是相对严谨,毕竟武侠小说都是虚构的,其中情节说得直白些就是“扯淡”,但如何扯得能够自圆其说,就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力了。
不过也正如笔者强调的,金庸的作品也只是“相对严谨”,是比其他作者的小说更严谨,并非完美,比如他笔下也有这么几个剧情漏洞难以解释,甚至让读者笑话。
第一个: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要说金庸笔下所有的剧情漏洞中最可笑的一个,莫过于《倚天屠龙记》中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这事儿有多离谱呢?
其中少林派在河南,武当派在湖北,峨眉派在四川,华山派在陕西,崆峒派在甘肃,还有最离谱的昆仑派,就在新疆。
(地图)
很难想象,对于古人而言,要不远万里前去光明顶围剿明教,这帮人是如何互相通信的,如何确定对方就一定会去。
为何说昆仑派最离谱呢?因为他们与明教就在一个山系之上,但凡明教发现他们要与其他五大门派合力围剿自己,岂能坐视不管?都说一山不容二虎,明教为何没早点把他们灭了?
要知道明教势力庞大,耳目众多,如何会打探不到半点消息?
显然,这事儿是不合理的。
第二个:废话大师南希仁
江南五怪死亡之谜是《射雕英雄传》中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核心转折点,此事造成了不少误会,一度让郭靖和黄蓉反目。
这一切都是拜南希仁那“杀我者乃十”所赐。
书中提到过南希仁是中毒后还有一口气,但你说他写点什么不好?有力气写五个字,那直接写“杨康”二字,郭靖哪怕再蠢,也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只能说南希仁是废话大师。
第三个:段延庆到底坏在哪?
《天龙八部》中最大的反派是萧远山、慕容博、丁春秋这些,然而在故事初期,读者都难免认为“四大恶人”才是最坏的,毕竟那“四大恶人”的名头就够唬人的。
事实上岳老三杀人如麻,叶二娘害了不少婴儿,而云中鹤是个采花贼,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恶人。
唯有他们的老大段延庆不同,他做了什么恶?
(段延庆剧照)
书中孩子说了这么一句:“最初五年习练以杖代足,再将“一阳指”功夫化在钢杖之上,然后练成了腹语术;又练五年后,前赴两湖,将所有仇敌一家家杀得鸡犬不留,手段之凶狠毒辣,委实骇人听闻,因而博得了‘天下第一大恶人’的名头,自称‘恶贯满盈’,摆明了以作恶为业,不计后果。”
杀光自己的仇人算什么恶?似乎段延庆也没做什么,怎么就成了四大恶人之首了?
那丁春秋、萧远山、慕容博算什么?
第四个:小龙女认不出杨过
“甄志丙”事件,也就是旧版中的“尹志平事件”,可以说它就是金庸全书最让人意难平的一段剧情,不过话说回来,这段剧情也是漏洞百出。
小龙女当时被蒙上眼睛,所以看不清对方的长相,因此误以为那道人是杨过,她的依据仅仅是对方脸上没有胡须。
这合适吗?
(杨过、小龙女剧照)
其实杨过身上是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的,比如黄蓉当年抱着他时,也不禁想起自己与郭靖成婚时的场景,所以小龙女与杨过一起生活了多年,为何闻不出杨过身上的气味?
第五个:“三刀赴会”的金轮法王
《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是个反派,却算不上是魔头,因为他本性不坏,毕竟最后还舍命救下了郭襄,算是良心未泯。
不过原本他第一次登场的那一回,他就应该殒命了,倒不是说他有多该死,而是说他的行为是在作死。
当初他带着两个徒弟去英雄大会挑战中原群雄,说要争那武林盟主。
这件事有多荒唐呢?
当初郭靖召集群雄来选武林盟主是为了干啥?
(金轮法王剧照)
抗击蒙古啊!
此时身为蒙古国师的金轮法王却要来争这武林盟主,群雄还一本正经的与他斗了几阵。
这是不是太过于讲武德了?照理说,此时郭靖就该带领群雄一拥而上,将他灭了。
后来郭靖身处蒙古军营,那帮人可没讲什么江湖道义,金轮法王带着两个徒儿“三刀赴会”的行为是不是有些太傻了?
当然,中原群雄的反应更是傻气。
第六个:有绝招却不使的韦一笑
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最难以自圆其说的一类武功,就是轻功。
《倚天屠龙记》中那韦一笑号称轻功天下第一,他就用高超的轻功弄脏赵敏的脸。
在场群雄甚至都没看清楚韦一笑是怎么做到的,他就已经回到原地了。
(韦一笑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韦一笑有这本领,这都堪比美漫中的快银和闪电侠了,为什么不直接去刺杀汝阳王,去刺杀大元皇帝?别说他进不了皇宫,当年洪七公都能把皇宫御膳房当自家厨房,韦一笑的轻功更胜一筹,凭什么做不到?
第七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剑魔
金庸的故事都是互相之间存在关联的,也可以说是在不断传承的,他想以此制造一种史诗感,也确实做到了。
但这种编出来的“史诗感”是容易出现漏洞的,比如“剑魔”独孤求败这个角色就让人越看越迷糊。
独孤求败说他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一败,也就是说,他至少在江湖中活跃了三十年。
而与他为伴的那只神雕也是肉体凡胎,终归是阳寿有限的,这决定了他不会是过于久远时期的人物。
可无论是《天龙八部》还是《射雕英雄传》中,都不见有人提到独孤求败的大名,所以这人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莫不是他自诩天下无敌只是吹牛?
哪怕金庸的故事确实是武侠小说界最严谨的,却还是留下了诸多漏洞,不过这些漏洞能让读者津津乐道,这何尝不是让作品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手段呢?至于金庸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那遍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