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除交强险外,这四类车险建议买!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投保的车险,仅能覆盖基础风险,若想避免交通事故带来的高额损失,还需搭配多类商业险。其中部分险种因保障刚需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投保的车险,仅能覆盖基础风险,若想避免交通事故带来的高额损失,还需搭配多类商业险。其中部分险种因保障刚需性强,堪称 “必买选项”,以下按优先级梳理,帮你快速明确核心保障。

一、车损险:爱车 “基础防护盾”,新手老司机都需要

车损险是商业险中最基础的险种,也是多数车主的 “必选项”,尤其适合以下人群:新车车主、驾驶技术不稳定的新手,以及车辆维修成本较高的车主。

其核心保障范围包括:车辆因碰撞、刮擦、倾覆、火灾、爆炸,以及暴雨、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23年车险改革后,车损险还默认包含了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发动机涉水险、不计免赔险(车损险部分)等附加险,保障范围大幅扩展。比如,雨天行车车辆被积水浸泡导致发动机损坏,或高速行驶时被石子砸破挡风玻璃,只要投保了车损险,就能申请理赔,无需额外单独投保附加险。对于老司机而言,即便驾驶经验丰富,也难以避免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对车辆造成的损伤,车损险能有效减少维修开支,避免 “小事故花大价钱” 的情况。

二、第三者责任险:应对高额赔偿的 “核心保障”

第三者责任险(简称 “三者险”)是交强险的 “补充利器”,堪称 “必买险种” 中的重中之重,尤其适合在城市道路、高速路段行驶,或经常途经豪车密集区域的车主。

它的作用是:当交通事故中车主需对第三方(行人、其他车辆、公共设施等)承担赔偿责任时,若交强险20万元的总限额(财产损失仅2000元)无法覆盖全部损失,三者险会按约定保额补足差额。

如今道路出行风险高,一次严重事故的赔偿金额可能远超预期。例如,撞上豪车后维修费用可能达数十万,或造成第三方重伤、死亡,仅靠交强险根本无法覆盖。因此,三者险的保额选择需结合实际场景:普通三四线城市建议至少100万元保额,一二线城市或高速常客建议200万- 300万元保额,避免因高额赔偿陷入经济困境。

三、三者险不计免赔险:避免 “理赔打折” 的 “必要补充”

不计免赔险不能单独投保,需附加在商业险主险后,其中 “三者险不计免赔险” 是必买选项,原因在于商业险默认存在 “免赔率”。

若未投保三者险不计免赔险,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会根据车主的责任比例扣除一定比例的赔偿金额。比如,车主负全责时,三者险的免赔率通常为20%,若事故需赔偿第三方50万元,保险公司仅赔付40万元,剩余10万元需车主自行承担。

而投保三者险不计免赔险后,原本需车主承担的免赔金额将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确保理赔时能拿到足额赔偿。尤其对于新手司机,小事故概率较高,该险种能有效降低自付成本,避免 “买了保险仍要多花钱” 的情况。需注意,2023年车险改革后,车损险已默认包含不计免赔,但三者险不计免赔仍需单独附加,投保时需确认条款。

四、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守护车内人员的 “基础保障”

若车辆经常搭载家人、朋友,或作为日常通勤车频繁使用,车上人员责任险(俗称 “座位险”)也应纳入 “必买清单”,它是保障车内人员安全的重要险种。

其保障范围为:车辆发生意外事故(如碰撞、翻车、自燃等)时,对车内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伤亡(包括医疗费、伤残赔偿、死亡赔偿等)进行赔付。保额可按座位选择,通常1万- 10万元/座,车主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

比如,家庭出游时车辆发生碰撞,导致车内人员受伤,座位险能对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单人通勤车主,可单独为驾驶员座位投保10万元保额,性价比更高;家庭用车则建议为每个座位投保5万- 10万元保额,重点提高驾驶员座位保额(驾驶员受伤概率更高)。需注意,该险种不包含车上人员突发疾病、开门杀导致第三方受伤等情况,投保前需看清免责条款。

五、总结:必买车险搭配逻辑

除交强险外,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不计免赔险是核心必买险种,能覆盖车辆损失、高额第三方赔偿及足额理赔需求;若有载人需求,车上人员责任险也需优先配置。

不同场景下的基础搭配方案可参考:

新手司机(家庭用车):交强险+车损险+ 200万三者险+三者险不计免赔+座位险(5万/座);

老司机(城市通勤):交强险+车损险+ 100-200万三者险+三者险不计免赔;

高速常客:交强险+车损险+ 300万三者险+三者险不计免赔+座位险(10万/座)。

车险配置无需盲目追求 “全险”,但以上4类险种能覆盖多数高频风险,是构建基础保障体系的关键,建议车主优先配齐,让出行更安心。#智享惠保##保险知识##保险#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保障全方位,安心每一刻,对保险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