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雨夜
云岭村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妇,男的叫赵永强,女的叫李秀兰。这几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又凭着云岭村地处两省交界的便利位置,夫妇俩经过几年打拼,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
他们经营着一家饭店、一个百货商店,还有小煤窑和一个小型的运输队。不久前,他们更是添置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羡煞旁人。
然而,平静富足的生活在一个暴雨夜被彻底打破。
这天早上,赵永强像往常一样,开着桑塔纳去县城办事。按计划,他应该在晚饭前到家。可是直到晚上八点多,却依然不见赵永强的踪影。
窗外已经漆黑一片,大雨滂沱。
李秀兰开始感到不安,她不停地拨打丈夫的大哥大和寻呼机,毫无回音。打电话给县城的朋友询问,朋友却肯定地告诉她,永强在傍晚六点多就已经驾车离开,几个朋友还亲眼看着他的车驶出了县城。
不祥的预感!
她立刻叫上运输队的司机,开着一辆大货车,沿着通往县城的公路一路寻找。
大货车打开巨大的前照灯,光束艰难地穿透雨幕,李秀兰的眼睛紧紧盯着道路两旁,生怕错过任何一点线索。然而,一直找到县城,也没有丈夫和桑塔纳的踪影。
李秀兰彻底急了,半夜三更冲进了公安局报案。
公安局对此案高度重视,立刻出动巡逻车进行拉网式搜寻,同时向邻近县市发出了协查通报。
但令人沮丧的是,所有努力都一无所获。那辆桑塔纳轿车连同赵永强这个大活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不见车,不见人,不见尸,不知案发现场。干警们没日没夜地排查摸底,但二十多天过去了,案件的侦破工作毫无进展。
带队刑警队长在不得不暂时撤出案件,“秀兰同志,请你一定相信我们,也相信法网恢恢。尽管现在线索很少,但作恶的罪犯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他们逃不掉的!这些偷抢骗杀的勾当,都是现世报!”
临走前,队长把自己的传呼机号码和手机号码留给了李秀兰,叮嘱她一有情况立刻联系。
丈夫连人带车神秘失踪,李秀兰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但在这巨大的悲痛中,一个信念在她心中愈发坚定:无论要花多长时间,付出多大代价,她也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给永强一个交代。
2.故人归
赵永强失踪的阴影笼罩着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
三个月过去了,李秀兰在巨大的悲痛中勉强支撑着生意,人整整瘦了一圈,原本热闹的大宅也变得冷清孤寂。
这天,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推开了她家的院门,带着既熟悉又生疏的腔调喊道:“秀兰,我回来了。”
李秀兰闻声抬头,愣住了,随即惊讶地脱口而出:“建国?是你?”
“你这一走就是两年多,音信全无,今天怎么回来了?”
看着眼前这个名叫孙建国的男人,李秀兰的心口像被猛地揪紧——他是永强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同村好友,看见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永强,往事历历在目,更添悲伤。
孙建国脸上露出沉痛的表情:“我刚到家,听说了永强的事。嗨,这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好人怎么就这么难平安!我在外面这两年,见识了不少,听说现在有些亡命之徒,专门干这种勾当,在一个地方抢了车,拉到另一个地方就杀人灭口,再把车卖到第三个地方,神不知鬼不觉,连公安一时半会儿都难查清楚。”
李秀兰的眼泪瞬间又涌了上来:“建国,你和永强是从小就一起玩的朋友,现在你回来了,见识也广,认识的人多,帮嫂子打听打听,万一……万一有谁在什么地方见过他,或者见过那辆车呢!”
孙建国点点头,环顾着空荡凌乱的堂屋:“永强这事,对生意影响不小吧?我听说饭店和运输队都快转不动了。”
这一问,正好戳中了李秀兰的痛处和难处。
她不禁长长叹了口气:“唉,前阵子一心只想着找永强,哪还有心思管生意?人都没了,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后来慢慢想通了,这份家业是我和他起早贪黑、一滴汗一滴泪攒下来的,要是就这么败了,我在九泉之下都没脸见他。”
“可现在想重新拾掇起来,实在力不从心,也没有合适的人帮忙。” 她像是突然才想起来,问道:“光说我了,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准备做点什么营生?”
孙建国点了一支烟,深吸一口:“我的情况你也清楚,两年前开车出了大事,欠了一屁股债,没办法只能跑出去躲债。”
“原想着在外面辛苦几年,赚了钱把债还上,可外面哪是那么好混的?兜兜转转,还是觉得回来踏实。听王慧说,这两年她们娘俩,多亏了你们照应……这份情,我记在心里。嫂子,你也别太钻牛角尖了,人得往前看。以后有什么用的上我和王慧的,你尽管开口。”
李秀兰正为生意上的事焦头烂额,听孙建国这么说,又是知根知底的同村人,还懂运输,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这样建国,你要是眼下还没定下做什么,就先帮我把那煤和车管起来吧,这方面你肯定行。”
孙建国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行,煤和车我都熟,我的车也早没了,就先帮你照看着。工钱嘛,就按市场上的来,该多少是多少。我也借着跑车的机会,多打听打听永强的消息。”
就这样,孙建国留了下来,帮李秀兰打理煤窑和运输的生意。
不得不说,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很快就将几近停滞的生意重新盘活,管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永强在时还要红火些。
他的妻子王慧也来到李秀兰的饭店帮忙,她性情温和,一有空就陪着李秀兰,轻声细语地宽慰她,两个女人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
在孙建国夫妇的帮助下,李秀兰的生活和生意都渐渐恢复了正常,脸上也有了一点血色。
但每当夜深人静,对丈夫的思念,依然如同暗火,在她心底深处灼烧,从未熄灭。
平静之下,命运的齿轮也在悄然转动。
3.桑塔纳
转眼间,孙建国已帮衬了有些时日。
这天,李秀兰安排孙建国去山东出一趟远差,送一批煤炭,往返大约需要十来天。正好,李秀兰自己也需到市里采购一批物资,顺道探望住院的姨妈,便搭乘孙建国驾驶的货车一同前往市区。
到市区后,李秀兰在车站下了车。她先去批发市场采购物资,临近中午,她在一家水果摊买了一大袋水果,准备带去看望姨妈。正想招手叫一辆摩托车,几辆出租车便已经敏捷地挤到了面前。
其中一个司机探出头,热情地招呼道:“大姐,去哪?东西这么多,坐摩托不方便也不安全,坐我的车吧,舒服也快。” 说着,他利落地下车,殷勤地替李秀兰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李秀兰犹豫了一下,看着那一大袋水果,还是弯腰坐了进去。
车内开着空调,凉爽的空气瞬间驱散了外面的燥热。
这熟悉的感觉,勾起了李秀兰深藏心底的记忆——出事前,她和永强也常常一起坐在自家的桑塔纳里,有说有笑。
“大姐您去哪?”
“去中医院。”
车子在喧嚣的城市街道中平稳行驶,车内响着轻快的音乐。
自从永强出事,这是她第一次乘坐轿车,而且也是桑塔纳。对丈夫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她的眼神带着哀伤,细细掠过车内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寻找往日的痕迹。
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副驾驶一侧的车门把手上,整个人如被电流击中,惊得目瞪口呆!
那黑色的门把手内侧,有一条不甚清晰、但形状独特的弯曲划痕!那是用油性记号笔画上去的,因为当初画上后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法彻底清除,便一直留在了那里。
这条划痕,她太熟悉了!三年前,她和永强提车不久,一次外出进货时买了支记号笔,永强为了试试笔出水是否顺畅,顺手就在门把手上画了这么一道,当时她还埋怨他不爱惜新车,永强还笑着打趣说“这是咱家的印记”。
李秀兰的心脏“怦怦”狂跳,血液也冲上了脑门:难道……难道身边这个看似和善的司机,就是害永强的凶手?她强压下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惊呼,在心里拼命告诫自己“冷静,一定要冷静”。
定了定神,她仔细地打量其他细节——座椅的磨损程度、车窗开关的样式、甚至车内那股淡淡的、曾经属于她家的香薰味道……越看,她的心就越沉,越看,她就越确信:这绝对就是自家失踪的那辆桑塔纳!
司机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随口问道:“大姐,您对车挺懂行啊?觉得我这车怎么样?”
李秀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哦,没什么,就是觉得……这音响效果好像一般。”她记得自家车原来的音响是永强特意换过的。
司机一听,竟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哎呦,大姐您真是行家!一听就听出来了。原来这车上装的是飞利浦,效果特别好,被我拆下来装我家里音响上了。现在这个是我后来随便配的,凑合着听。”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彻底印证了李秀兰的判断!
此刻,李秀兰百分百确定,这就是她和永强的车!
愤怒、悲伤、恐惧、还有一丝找到线索的激动。
此时,已经到了中医院门口。她急中生智,对司机说:“师傅,麻烦您把车开进医院里面吧,我上去看一眼病人,最多十五分钟就下来,耽误您的时间加上停车费我一起付。”
司机爽快地答应:“没事儿大姐,我就在这儿等着。”
李秀兰下了车,装作整理东西,迅速而清晰地记下了车牌号码。
她快步走进住院部大楼,但没有直接去姨妈的病房,而是闪身躲在大门后的视线死角,紧张地向外观察。同时掏出手机,拨通了刑警队长留给她的那个号码。
警方的行动极其迅速,几分钟后,几辆警车便悄无声息地驶入医院,将车和司机团团围住。
李秀兰冲上前,向带队警官说明了情况。经过初步勘察和后续的专业鉴定,结果毫无悬念——这辆车,正是赵永强失踪时驾驶的那辆桑塔纳。
车子是奇迹般地找回来了,但赵永强依然生死不明。
经调查,被抓获的司机并非凶手,他是在温州的一个二手车市场买的这车,对车辆的来源一无所知,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4.真凶现
希望如同昙花一现,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失落与焦灼。李秀兰守着失而复得的车,却觉得心里更加空落落的。
又过了五天。
这天,李秀兰正强打精神在百货店里整理货架,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当她的目光落在信封上时,整个人顿住了——信封上赫然写着:赵永强 先生 收。
永强已经失踪快半年了,谁还会给他写信?
恐惧、期待、难以置信。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刚看了开头几行,眼泪便夺眶而出,不是出于悲伤,而是出于极度的震惊与愤怒!
纸上打印着这样几行字:
赵永强先生:想必你正为丢失的证件及那张五万元借据而焦急。它们目前在我处妥善保管。
若想取回,请支付两万元“保管费”。请将款项汇至:工商银行中兴路分理处,账号:xxxxxx一个朋友×月×日
这封信,就像黑暗中突然射出的一道光,即将照亮真相!
抓住这个写信的人,很可能就能知道永强遇害的真相!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抓起电话,再次拨通了刑警队长的号码。
一张诱捕的大网,在当地警方的密切配合下,于当夜悄然张开。
行动异常顺利,第二天中午,一个绰号“秃三”的犯罪嫌疑人就被成功抓获。警方在他的住处进行搜查,找到了赵永强的身份证、驾驶证等关键证件,以及那张五万元的借据。
然而,让所有办案人员精神一振的,是另一个意外的发现——孙建国的身份证竟然也混杂在这些赃物中!
面对铁证,“秃三”很快交代了罪行:
大约五个月前,他和一名女同伙在温城的一家饭店,用一瓶掺了麻醉剂的可乐,迷晕了一个名叫孙建国的外地人,从他身上窃走了八万元现金以及这些证件和借据。最近他因为吸毒手头拮据,想到失主赵永强肯定急于找回这些重要凭证,便铤而走险,寄出了这封敲诈信。
水落石出!
孙建国被窃走的八万元现金,是他卖掉赵永强的桑塔纳所得的赃款!劫车、杀人(尽管尚未找到尸体,但警方已确信赵永强遇害)的真凶,就是这个看似热心帮忙的发小——孙建国!
刑警们押解着秃三,连夜驱车返回云岭村布控。
第二天中午,孙建国完成山东的差事,风尘仆仆地驾车返回,刚推开车门,半个身子还未完全探出,几名埋伏已久的刑警如猛虎般扑上,迅速将其制服。
孙建国挣扎着抬起头,目光恰好与站在警车旁的秃三相遇,他脸上所有的侥幸和伪装在那一刻瞬间崩塌,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在后续的审讯中,孙建国对见财起意、劫车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不久之后,赵永强入土为安,孙建国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秀兰和王慧,被同一个男人的罪行深深伤害的两个女人,并没有反目成仇。共同经历的悲剧和生活的重压,让她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互扶持,共同抚养孩子,艰难却也坚强地继续着各自的人生。这份在废墟上建立的、超越恩怨的友谊,是这个故事中唯一的一丝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