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之夜,万众翘首以盼的《理想照耀中国》终于在湖南电视台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出。画面中的写意、优美的台词,以及对年轻演员们生动的诠释,都引起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引起了全网的共鸣、年轻的激情。
视频很简短,但却有种久久不散的感觉。“在那些电影里,在戏剧里,在那些角色里,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都是年轻的。昔日的梦想,不仅照亮了过去的中国,也照亮了现在的中国。”
01
探索青年时代主题创作的表现形式
“梦想”照亮了中国,更照亮了中国的年轻人。
湖南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先锋,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塑造者,为这一主题节目寻找一种青春的表现方式,而《理想照耀中国》,就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
02
把“国”与“人”相结合
“以个人为载体”,这是近几年来,写实主义文学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通过更加大众化、更加具有戏剧色彩的表现形式,让读者从一些细微的地方、一些具体的环境中,去体会到国家的发展变化。《理想照耀中国》对这种思想进行了实践和扩展。
《理想照耀中国》立足于一个复杂而又动荡不安的大时代背景,围绕着一个“出发”的主题,聚焦着青年梦想的光芒和前行的灿烂时刻。用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对“以点带面”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更为直接的认识。
不到半个小时,这段宏大的历史之下,一个小小的“切片”被展示了出来。这才是《理想照耀中国》一书的创作思路。这是一部“系列短剧”,40个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单独的篇章,但都是以“青年理想”为核心,进行了深度的连贯。
03
用年轻人来推动年轻人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动力传导”的链路很明显:一百多年来,光明的梦想激励着无数的进步青年,让他们在建设、改革、复兴中奋勇向前,为他们的建设、改革、复兴,书写着他们坚持不懈的最初任务,在艰苦奋斗中筑基建业,开创灿烂的未来。
《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者们试图延续这种联系:他们回溯其源头,从一个世纪以来40个典型的小说里,精确地提取出小说主角的美丽的梦境;正是这种“理想”的动力,鼓舞着新一代青年,将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而“年轻态”方程则是:用今天的青春来诠释一百年的青春,用一百年的青春故事来启发今天的青春。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许多年轻一代走上了《理想照耀中国》这个舞台,他们不但扮演了这个舞台上的角色,而且受到了这个舞台上的启发,将这种理想的力量,理想的光芒,传递给了更多的年轻一代。
于是,在电视剧播出的那一天,王一博,王劲松,乔振宇,张艺兴,陈都灵,所有的演员,都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照片,换成了电视剧中的人物,这是一种致敬,也是一种传递理想的方式。这一次的集体膜拜,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和称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