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北京房修一建筑无视施工安全“红线”,老人深陷维权绝境,人民权益谁来守护?

2024年10月7日清晨,尚振明和于德水两位年逾耄耋的老人,在这场由国企施工方粗暴作业引发的房屋坍塌事故中,被无情地掩埋

2024年10月7日清晨,尚振明和于德水两位年逾耄耋的老人,在这场由国企施工方粗暴作业引发的房屋坍塌事故中,被无情地掩埋在废墟之下。这场悲剧不仅是对两位老人生命权的践踏,更是对国企施工安全管理的一次血泪控诉,深刻揭示了弱势群体在面对国企时的无奈与无助。

施工暴力,房屋轰然坍塌

据尚振明手写的《伤害陈述》,当日上午9时50分左右,北京市东城区好景胡同19号院的公房正在执行拆除、修建工程,但因为施工方(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劳务分包方(北京英创伟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违规操作,衍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

尚振明回忆起那惊魂一刻,仍心有余悸:“那声音就像地震一样,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由于施工机械的在作业时粗暴操作,挖及相邻二位老人家的房屋,导致尚振明家的南房西墙及房顶坍塌,尚振明和于德水被废墟掩埋,伤势严重。

施工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两位老人紧急送往北京医院。经诊断,尚振明左腿骨折、踝关节砸伤,冠心病恶化至房颤;而于德水则更为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胸椎骨折T11、下肢软组织损伤,生命危在旦夕。

伤势过重,医疗救援无力回天

在北京医院,于德水经历了长达数小时的手术,医生为他进行了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近八十岁的老人出院后,施工方仅在夜间派遣非护理专业的建筑员工陪宿。2024年12月15日,于德水病情急剧恶化,再次被送入北京医院,随后转院至北京京信医院重症监护室。

在那里他经历了长达35天的与死神的搏斗,全身插满了各种仪器痛苦不堪,最终他还是未能挽回生命,于2025年1月18日不幸离世。

尚振明含泪说道,“我们只是想讨个公道,为什么施工方能如此漠视生命?为什么我们的晚年要遭受这样的不幸?”

安全保障缺失,弱势群体维权被动

手术出院后,尚振明夫妇被临时安置在好景胡同15号的狭小民宿房内。这里条件简陋,生活设施匮乏,热水都难以供给,三个月未曾洗澡,对于两位年迈且身受重伤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令人心寒的是,施工方在事故发生后的态度极为消极,对于赔偿问题一再推诿,甚至试图将责任归咎于房屋自身。但事实时,历经2023及2024年夏季暴雨、房屋均完好无损。从事故发生至今,已一年,相关方的三个国企,不仅没有任何领导出面道歉,而且不想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受害者最难以接受和愤慨的!

维权困境

很显然在这起事故中,相关方未能履行其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对于尚振明一家来说,即便有法律条文作为支撑,实际的维权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与无奈。“我们不懂法律,也不知道该怎么收集证据。”尚振明无奈地说,“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有能力与国企抗衡?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和社会能够关注我们的遭遇,为我们主持公道。”

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房所有单位,北京大前门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作为维修、翻建公房的发包方,以及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总包方,这三家国企在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失职,无疑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极大漠视。

反思及呼吁

施工安全无小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鲜活的生命因此而逝去,令人伤心痛心,而企业的态度更令人寒心。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重点关注施工事故中的权益保护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施工安全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也希望这起事故能够成为国企反思和整改的契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企更应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像尚振明这样的弱势群体家庭,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和维权支持,让他们在面对不公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希望尚振明能够早日走出阴影,希望这起悲剧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方的法律责任,提供应有的经济补偿,给逝者一个交代,给生者一个公道。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6
2025-10-08 17:59
黑心企业,黑心老板,只顾赚钱,无视百姓生命,可恶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