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妈妈的旧毛衣,藏着我半生的愧疚

三十岁生日那天,我在市中心的高级餐厅订了包厢,邀请了生意场上的伙伴和朋友圈里的“好友”。推杯换盏间,手机突然震动,是老家

三十岁生日那天,我在市中心的高级餐厅订了包厢,邀请了生意场上的伙伴和朋友圈里的“好友”。推杯换盏间,手机突然震动,是老家的号码。我皱了皱眉,走到走廊接起,电话那头传来妈妈略显局促的声音:“闺女,生日快乐啊。我跟你爸包了你爱吃的荠菜饺子,想着给你寄点,又怕路上坏了……”

“妈,不用了,我这儿忙得很,一堆人等着呢。”我打断她的话,语气里带着不耐烦,“寄饺子多麻烦,我想吃了自己会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是妈妈轻轻的叹息:“那行,你忙你的,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挂了电话,我转身回到包厢,很快就把这通电话抛在了脑后。直到散场后,助理递给我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说是下午老家寄来的,我才猛然想起妈妈的话。打开包裹,一股熟悉的麦香扑面而来,保鲜盒里的饺子整整齐齐码着,旁边还放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

解开红布,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毛衣露了出来。领口和袖口都起了球,肘部还补着一块颜色相近的补丁。看到这件毛衣的瞬间,我像被人抽走了所有力气,猛地蹲在地上,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那些被我刻意遗忘的往事,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上初二那年冬天,特别流行藏青色的毛衣。班里家境好的女生都穿了新的,只有我还穿着前年妈妈织的粉色毛衣。那件毛衣已经小了一圈,袖口短得露出了手腕,每次课间操,我都下意识地把手往袖子里缩,生怕被别人看见。

有天放学,我故意磨磨蹭蹭地走在最后,拉着妈妈的衣角小声说:“妈,我也想要一件藏青色的毛衣,跟丽丽她们一样的。”

妈妈停下脚步,摸了摸我冻得通红的耳朵,眼神有些为难:“闺女,今年家里刚买了种子和化肥,钱有点紧……等开春了,妈给你织一件好不好?”

“不要织的,我要商店买的!”我甩开她的手,大声喊了起来,“织的毛衣一点都不好看,同学都会笑话我的!”

那天我闹了很久,晚饭也没吃就钻进了被窝。半夜里,我听见客厅传来“嗡嗡”的声音,偷偷扒着门缝一看,妈妈正坐在昏黄的台灯下,手里拿着几根藏青色的毛线,借着缝纫机的灯光穿针引线。她的眼睛熬得通红,时不时揉一揉,却还是不停地织着。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给我买毛线,把她陪嫁时的银镯子当了。那对镯子是外婆留给她的唯一念想,平时她连碰都舍不得让我们碰。

半个月后,当妈妈把一件崭新的藏青色毛衣递到我手里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毛衣的针脚细密均匀,领口处还绣了一朵小小的梅花,比商店里卖的还要好看。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在镜子前转了好几个圈,却没注意到妈妈手上的冻疮——那是她每天晚上织到深夜,被冷水和寒气冻出来的。

从那以后,这件毛衣成了我的宝贝。冬天里几乎天天都穿,就算后来小了,我也舍不得扔,妈妈便把袖口和下摆接长,又给我穿了一年。直到上高中,我长高了不少,毛衣实在穿不下了,妈妈才把它洗干净,收进了衣柜最底层。

上大学后,我第一次离开家,妈妈塞给我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她织的毛衣、围巾和手套。我说学校超市什么都有,不用带这么多,她却固执地说:“外面买的哪有我织的暖和,你体寒,冬天一定要穿厚点。”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妈妈的关心太啰嗦,她织的毛衣款式老旧,跟大学里那些时尚的衣服格格不入。有一次,室友开玩笑说:“你妈妈织的毛衣好复古啊,像是我奶奶那个年代的。”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回到宿舍就把妈妈织的毛衣都塞进了箱子底部,再也没穿过。放假回家时,妈妈问起毛衣合不合身,我含糊地说:“挺暖和的,就是有点小了。”她听了,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记下了我的尺寸,来年又给我织了新的。

工作后,我留在了大城市,薪水越来越高,买得起各种名牌衣服,却再也没穿过妈妈织的毛衣。每次妈妈打电话说要给我织毛衣,我都以“工作太忙没时间穿”“款式不合适”为由拒绝。我总觉得,那些手工织的毛衣,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配不上我如今的身份。

有一次过年回家,我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毛线针,却半天没织一针。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织几针就看不清线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才发现妈妈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眼角的皱纹也深了许多。可那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年后的工作规划,没多想就说:“看不清就别织了,多累啊,我又不缺衣服穿。”妈妈听了,放下毛线针,点了点头,眼神里却掠过一丝失落。

直到今天,看到这件旧毛衣,我才猛然惊醒。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努力变得优秀,想给爸妈更好的生活,却忘了他们最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我赚了多少钱,买了多大的房子,而是我能常回家看看,能像小时候那样,穿着他们织的毛衣,笑着说一句“真暖和”。

我拿着毛衣,手指抚过那些细密的针脚,仿佛还能感受到妈妈织毛衣时的温度。那件毛衣上的补丁,是我上初中时不小心刮破的,妈妈连夜补好,怕我第二天穿出去被同学笑话。当时我只觉得补丁丑,却没想想,那补丁里藏着妈妈多少心疼。

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家,而是订了最早一班回乡下的火车票。当我推开家门时,妈妈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我突然回来,她愣了一下,手里的鸡食瓢都掉在了地上。

“闺女,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今天忙吗?”她快步走过来,拉着我的手,上下打量着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妈,我想你了。”我抱住妈妈,声音哽咽,“我想吃你包的荠菜饺子,想穿你织的毛衣。”

妈妈拍着我的背,笑着说:“傻孩子,想吃饺子妈给你包,毛衣妈也给你织。就是妈现在眼睛不好,织得慢,你别嫌弃。”

“不嫌弃,一点都不嫌弃。”我把那件旧毛衣递到妈妈面前,“妈,你看,这件毛衣我还留着,它比我所有的衣服都好看。”

妈妈拿起毛衣,摸了又摸,眼眶也红了:“还以为你早就扔了呢,这可是妈当年用银镯子换的毛线织的。”

“我怎么会扔呢?”我擦了擦眼泪,“妈,以后你织的毛衣,我都穿,天天穿。”

那个下午,妈妈在厨房里包饺子,我坐在她旁边打下手。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妈妈的白发上,也照在那件旧毛衣上。我忽然明白,所谓的成长,从来都不是远离家乡,而是终于懂得,那些带着烟火气的牵挂,那些看似朴素的付出,才是这世上最珍贵的温暖。

如今,我的衣柜里依然挂着很多名牌衣服,但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着妈妈织的毛衣。每当冬天来临,我都会穿上它,仿佛妈妈就在我身边,用她的爱,为我挡住所有的寒冷。

我也终于学会了放慢脚步,每个月都回一次家,陪妈妈逛逛街,听她唠叨家常,吃她包的荠菜饺子。我知道,有些愧疚或许一辈子都无法弥补,但我会用剩下的时光,好好爱她,就像她当年爱我一样。

因为我终于懂得,妈妈的爱,从来都藏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里——一件旧毛衣,一碗热饺子,一句唠叨的叮嘱。而这些,才是我们这辈子最该珍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