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广西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外治适宜技术在康复中的运用培训班”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岭南名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火针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粟龙教授应邀出席此次大会,并作《苗医火针痛点靶向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专题报道,成为会议焦点。
粟龙教授作《苗医火针痛点靶向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专题报道
粟龙教授从苗医火针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现代应用及循证研究等多维度,系统介绍了该疗法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显著优势。他指出,苗医火针疗法强调“痛有所归、疾有靶点”,通过精准刺激痛点,能够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具有操作便捷、效果持久、适应证广泛等特点。报告中,粟龙教授还结合典型临床案例及初步研究成果,展示了这一民族医技与现代康复医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前景。
本次培训项目以“推动中医外治技术创新与规范化发展”为宗旨,直面当前中医外治法在实际推广中遇到的理论滞后、标准不统一、器械不足等现实问题,呼吁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加速外治药物与器械研发、推进多学科协作与基层医疗能力提升,逐步构建中医外治循证医学体系。
粟龙教授以其深厚的民族医学底蕴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大会带来了一场具有传承与创新双重意义的报告,不仅彰显了苗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也为中医外治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粟龙教授的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不仅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拓展治疗思路,也对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科学应用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广西及全国中医外治与康复领域专业人员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外治技术的推广、规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