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新闻,让我觉得,国产显卡,正在不知不觉崛起。似乎现在我们对国产显卡还比较陌生,不管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中,买国产显卡的不多,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网上还能买到国产GPU。然而,国产GPU进展的一切,都在悄悄进行。
说下这个关于GPU的新闻,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deepseek的进展。9月29日,深度求索(DeepSeek)公告正式发布V3.2-Exp模型(实验性版本),大幅提升了长文本处理效率,并宣布API调用成本降低50%以上。这则新闻的亮点在于,深度求索使用了一种新的高级语言TileLang进行快速原型开发。
TileLang是什么呢?国产GPU编程语言,国内团队开发的一种领域专用编程语言,专为AI算子开发设计,性能对标CUDA。没错,就是英伟达的CUDA框架。在业内人士看来,TileLang大幅降低GPU内核编程的复杂性,堪称伟大的语言。
那么这个国产GPU语言是不是只有DeepSeek在用。并不是,华为昇腾也注意到了,第一时间就开始支持,其对技术行业动向的敏感度让人着实惊讶。另外也有其他国产厂商也跟进TileLang语言。看样子,基于国产GPU语言和开发生态正在疯狂生长。
而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新GPU市场的改天换日。可能大家觉得有点哗众取宠,尤其是机智客撰文起的这个标题,不过说真的,国产GPU的速度,犹如中国的基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堪称神速。因此本文这个标题,更具体一点应该是,大家对国产显卡的需求会很快超越对英伟达GPU的需求的。
大家对国产显卡的需求,可能最快明年,或者晚些时候到后年,会超过对英伟达的需求。具体一点解释,也就是用户购买成熟能用的GPU的比例,国产显卡会超过英伟达显卡。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里说的国产GPU只涵盖高端AI算力卡、普通消费显卡两种需求。因此它并不一定包括3A游戏的需求。
而且,也并不是单纯指市场份额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能打。能打在于,不光是硬件方面给足,软件生态方面更要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简陋的半成品。并不是只靠低端占据市场,而是大众普及版和高端算力卡,两个显卡需求,都会超过英伟达GPU。
高端AI算力卡方面,最典型的巨头厂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华为了,而在普通消费显卡,也就是我们普通消费者能买到能用的,国内也已经有几家了。其实现在电商平台,已经能买到国产GPU了,而且从硬件配置而言,比同价格的英伟达GPU高很多。而且机智客举个例子说,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的一款显卡,16GB显存的,才1499元。要知道,16GB显存的英伟达正品显卡,在四年前后,不低于6000元。不说显存,只说硬件配置,也并不拉胯。
现在的国产GPU都谁在用呢?高端的就不说了,各大厂商和AI算力中心。大众的,则是当下最火热的短视频赛道群体、直播赛道群体还有技术尝鲜群体。
那么现在阻碍国产GPU发展的技术因素是什么呢?软件生态。没错,又说到了文章开头的涉及到的新闻上了。TileLang语言正是构建GPU底层生态的关键一环。知名国产AI大模型厂商跟上了,知名国产巨头也跟上了,其他的,就是跟时间赛跑了。话说到最后,本文也是跟时间赛跑,赶时间撰写的,哈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