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新加坡盛港东大道一座寻常组屋上演了一幕骇人悲剧:警方破门而入后发现,七旬父亲陈尸卧室化为白骨,47岁女儿徐娜(音译)倒毙客厅门边,两具尸体死亡时间相隔近一月。这一事件以“天花板渗出血水”才被邻居警觉报案,揭开了高知家庭背后令人窒息的生存困境。
楼下七旬住户清晨闻到腐臭异味,发现天花板渗出红色黏液,儿子清理后异味不散,随即报警。警方破门后震撼发现:父亲遗体在卧室已风干为白骨,女儿遗体则横陈客厅大门旁,推测两人死亡时间相差约一个月。更令人心惊的是,“死亡预兆”早有端倪:7月起便有邻居反映断续异味,市镇会曾贴出检查通知,但因气味微弱未追查到源头,直至血水渗出才将这场沉寂的死亡公之于众。
1. 精英履历的坠落轨迹徐娜的履历曾是华人家庭的骄傲:
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003年获该校硕士→2008年剑桥大学博士→2009-2012年任职法国国家级科研院。
2. 家庭剧变后的封闭孤岛母亲2017年离世后,父女相依为命却沦为“社会隐形人”:
父亲常年口罩帽子遮面,仅买饭时匆忙外出;
徐娜被目击公共场合手舞足蹈、喃喃自语,邻居疑其患精神疾病;
走廊相遇必低头疾走,一个月内二人“消失”也无人察觉。
推演1:父亲的猝然离世成导火索父亲虽年迈但身体硬朗,推测因突发疾病或自然死亡倒毙卧室。尸体白骨化需时1-3月,证明其死亡远早于女儿。推演2:女儿的绝望终局徐娜生前完全依赖父亲照料起居,精神异常致生活难自理。父亲死后,她或困于房中无法获取食物,最终饿毙客厅门边——距逃离求生仅一步之遥。
此案暴露出多重社会症结:
社区预警机制失灵:异味投诉未获深度排查,错失干预良机;
精神健康支持缺位:徐娜行为异常多年却未见援助介入;
都市冷漠症蔓延:同月淡滨尼一38岁女子独居腐尸案再现,敲响邻里关系荒漠化警钟。新加坡虽以高效治理著称,但此案映射出高速城市化中,“孤岛家庭”正被系统性忽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