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春晚女神,如今却因容貌变化引发争议。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66岁的倪萍选择走上这条饱受争议的道路?
又是什么,让观众对这位曾经的国民偶像如此失望?
一条母亲节广告,意外地将倪萍推上了风口浪尖。
视频中,她“科技感”十足的脸庞,与记忆中春晚主持人的形象判若两人。
网友直呼“认不出”,更有甚者用“吓人”来形容。
高耸的颧骨、尖削的下巴、浓重的妆容,再加上仰视的拍摄角度,都放大了这种不自然的感觉,甚至有网友说她像动画片里的“巫婆”。
曾经的倪萍,拥有一张标准的“国泰民安脸”,端庄大气,柔和中带着英气。
十几年来,她以亲切自然的形象陪伴着观众,深入人心。
如今这张整容脸却抹去了她曾经的“烟火气”。
人人都知道倪萍老了,但为了填平皱纹而失去口碑,真的值得吗?
倪萍的形象,曾是多少中国家庭电视屏幕上的一段温暖记忆。
尤其在九十年代,她更是老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针。
彼时,央视主持人选拔极其严格,倪萍能稳坐当家花旦之位,主持功力毋庸置疑。
但她自己也曾半开玩笑地说过,如果长得不好,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是什么导致了倪萍如今的容貌变化?
或许与她先胖到一百六十斤,后又暴瘦四十斤有关。
如此剧烈的体重变化,难免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增多。
当时就有眼尖的观众察觉到她下巴变尖,疑似进行了医美。
尽管倪萍一直否认整容,坚称是减肥所致,但网友们将她与贾玲对比后,却发现了端倪。
贾玲瘦了后,面部线条虽然更清晰,但皮肤也出现了松弛,这是自然规律。
而倪萍瘦了那么多,脸上却绷得异常紧致,饱满得有些不自然。
或许,倪萍还是走了老朋友蔡明的老路。
蔡明在小品中被发现脸部填充明显,而如今,看到记忆中的“倪萍大姐”也走上“强撑年轻”这条路,许多人感到难以接受。
反观奚美娟老师,同样是资深演员,她坦然接受岁月痕迹,满脸皱纹却自然从容,在镜头前也毫不违和。
对于经常上镜的表演者来说,整容一旦失败,就会影响表演效果。
观众会感到别扭,无法信服她所饰演的角色。
大家怀念的,是那种可以优雅老去,但不“失真”的感觉,是曾经让她与亿万普通人感到亲近的“烟火气”。
倪萍的整容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她与陈红的比较。
当年,倪萍与陈凯歌相恋六年,陈父重病时,倪萍尽心尽力地照顾,俨然是位准儿媳。
这份情谊不可谓不深厚。
陈红的出现,却结束了这段感情。
倪萍性格传统,像个“大管家”,习惯付出,习惯把一切打点好。
而陈凯歌出身艺术世家,或许更喜欢也更需要一个激起他保护欲的“小女人”。
他曾津津乐道地谈起为陈红挑衣服,看她试穿时的娇滴滴模样。
这种相处模式与倪萍务实要强的风格截然不同。
陈凯歌骨子里是浪漫主义的,甚至有些“悬浮”。
他竞选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时,仅准备了一首诗,结果落选。
一个脚踏实地,一个活在浪漫想象中,激情退却后,自然难以磨合。
与陈凯歌分手后,倪萍的感情波折并未结束。
她后来与摄影师结婚,生下儿子虎子,但这段婚姻也以失败告终。
雪上加霜的是,虎子出生后不久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为了给儿子治病,倪萍几乎倾家荡产。
当时,她在国内的主持事业如日中天,但她毅然放下一切,带着孩子赴美求医。
那段日子异常艰辛,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她拼命工作,白天录节目,晚上写作。
她的畅销书《日子》的稿费,全部用于儿子的治疗。
正是这段“为母则刚”的岁月,让她身心俱疲,容貌和身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活的重担和感情的空缺,让这位曾经光鲜亮丽的女性,过早地承受了岁月的磨砺。
“要强”几乎是倪萍性格的底色。
这种不甘人后、力求完美的精神,曾是她事业成功的助推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她人生的束缚。
与陈凯歌的感情中,她全心全意地付出,却可能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儿子生病后,她更是将“要强”发挥到了极致。
回顾倪萍的人生轨迹,她似乎一直在扮演“大女主”的角色,无论是事业上的巅峰,还是感情中的付出,亦或是成为母亲后的坚韧。
如今喧嚣渐息,如果大家能将目光从那张略显“失真”的脸上移开,或许能看到更多面的倪萍。
公众对她的苛刻,一部分源于对特定时代符号的复杂情感,一种“惦记”。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倪萍的选择?
又该如何看待名利与自然老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