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贾府外强中干,穷到吃大米都要限量了,为何贾母还要装作不知道?

01书中第七十五回,时值中秋,贾母带着一大家子人在用餐。贾母吃完后却发现尤氏吃的竟是下人才吃的米饭。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
01

书中第七十五回,时值中秋,贾母带着一大家子人在用餐。贾母吃完后却发现尤氏吃的竟是下人才吃的米饭。

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

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往日的国公府,如今竟然到了这等地步,吃大米都要限量供应了,做饭都是按人头下米,多一张嘴都没有余粮。

既然贾府早已外强中干,穷到吃大米过日子都得小心翼翼了,那贾母为何还是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呢?贾母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呢?如果知道为什么还是装作没事人一样呢?

02

贾母当然知道,她也确实是装作不知道。

为什么要装?因为贾母是个非常成熟的豪门当家人。一个成熟的人,自然懂得什么事情该知道,什么事情不该知道,甚至有些事情知道了也要当做不知道,这样才能将家族维持好。

其实贾母不仅对限量供应大米这事装不知道,王熙凤、贾琏联合鸳鸯一起偷她的东西出去典当,贾母也是装不知道。

但贾母是真的不知情吗?当然不可能,最起码鸳鸯会将实情告诉她,不然鸳鸯不真成贼了吗?鸳鸯为人正直,自是不会这样,这也是贾母信任鸳鸯的原因。

明明什么都知道,明明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贾府的状况,但却还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贾母的智慧。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深深懂得一个道理:

豪门大族,面子永远比里子更重要。

世人都说贾探春精明能干,大观园花圃改革,一年足足省了四五百两银子。殊不知,贾府被抄家的时候,胥吏随手一扒拉,拿走的就不止五百两。

世人皆称秦可卿有远见,烈火烹油时还规劝王熙凤给家族留后路。殊不知,贾家败落的时候,有心人诬告一本,所谓的“买坟产”,其实就是私匿家产。

如果赶上皇帝心情不好,罪加一等,本来该流放的,直接改杀头了。

倘若如此,就算不抄你的坟产又有什么意义?

史家侯门之女、荣国公夫人,一辈子在豪门圈摸爬滚打的贾母,看问题当然比王熙凤、秦可卿、贾探春深刻的多。

03

在贾母心中,贪污腐败、豪奴欺主、上下其手、挥霍浪费,这些是问题,但都不是要命的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贾府绝不能倒。

在她心中,维持贾府有四根最主要的支柱:元春、自己、王子腾、贾敬。

元春是皇妃,自己是侯门之女国公夫人,王子腾是四大家族的门面,贾敬是贾家男人中唯一的进士。

只要这四根支柱不倒,贾府的金字招牌就还在,重新辉煌就还有希望。

因此,贾敬去世时,贾母非常伤心;元春去世时,贾母悲痛欲绝。

曹雪芹的文字只保留了前八十回,若然后续原文还在,如果贾母还在,大概到王子腾去世时,贾母心中也一定会涌起无法言诉的悲凉。

所有的支柱都倒了,贾府只剩下她一人苦苦支撑。

所有的支柱都倒了,外面那些心怀叵测的豺狼们,也一定会将目光死死盯住这位将近八十的老人。

但凡贾母敢露一点怯,豺狼们肯定会像饿狼一样猛扑过来将贾府分食殆尽,正如贾府也曾无数次分食过别人一样。

所以,哪怕吃的只是普通大米,贾母也要像吃贡米一样开心的吃下去,因为只要流露出一点不满,“贾府老太太吃不起米”的谣言,将会快速传遍整个京城。

所以,哪怕王熙凤、贾琏偷自己的东西去卖,贾母也必须假装不知道,因为只要有一点啰嗦,“贾府没钱了,只能拿老太太的嫁妆度日”的话,也会传得满大街都是,而这话是能杀人的。

文章前面提到的第七十五回,贾府过中秋,一家子聚在一起,看似热闹,实则“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所有人都意兴阑珊,只有贾母一人,一定要强撑到三更天。

世家要有世家的样子,中秋佳节,世家就必须闹腾到三更天,否则就是家运不昌。

04

为了维持贾府,贾母已经做了掌家主母所能做的一切努力。

最宠爱的独女贾敏,嫁给探花郎林如海,这是最好的联姻,若成功贾府后续有靠,可惜林如海早逝,一切可能都没有了。

亲自教导养大的嫡孙女元春,精通琴艺,她割舍骨肉亲情,送元春进了深宫伺候皇家。元春封妃,皇家成了最大的依靠。可惜宫中复杂,人心难防,最后宫斗失败,还搭上了元春的性命。

迎春、探春、惜春,贾母全部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迎春擅棋艺,探春擅书法,惜春擅绘画,个个都是大家闺秀。不管是入宫,还是婚配侯伯之家,政治联姻上都是一手好棋。可惜世事的变化快于计划,这条路最终走不通。

贾府所有被寄予厚望的儿孙:贾敬修道、贾赦不成器、贾政迂腐、贾珍纨绔、贾敏早死,贾珠早死、贾琏不读书、元春早死、迎春早死、贾宝玉浪荡、探春远嫁、惜春出家......

可怜这些儿孙一个接一个的或早死,或吃喝嫖赌,或游戏红尘,没有一个能支撑起贾府的未来。如果不是贾母见过太多的大风大浪,她早被这些坏消息击垮了。

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尽了所有的努力,也未能力挽狂澜。贾府这棵摇摇欲坠的大树终于还是倒了,树倒猴孙散,无可避免的结局。

评论列表

不然
不然 1
2025-10-10 23:32
元春映射的是康熙皇帝本人,书中贾家的靠山是元春,现实中曹家的靠山是康熙。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讲的是九子夺嫡与康熙之死!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是指康熙花费大量时间选择皇位继承人!三春争及初春景,则暗指九子夺嫡中三股势力对太子之位的争夺。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指在牛年与虎年相交的时候去世,元春作为书中的人,哪有必要说她死于什么生肖时期呢?真正的原因是这句话是在指康熙的死亡时间,就是牛年与虎年相交!红楼最奇怪的是,秦可卿是因为不堪忍受公公凌辱而死,后来却又托梦给王熙凤发出贾府将要败落的警告,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秦可卿不应该对贾府充满怨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