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原工学院官网发布《河南日报专版刊发郭涛 夏元清署名文章:经纬报国 智启新程 全力谱写中原工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其中提到,“到2030年,专任教师总数接近1900人,其中电子信息类占比4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60%;国家级人才20人。到204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200人,其中电子信息类占比6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70%;国家级人才50人。到2030年,实现全日制在校生3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约4000人。到2040年,全日制在校生3.5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约9000人。”
目前,中原工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14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218人。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河南省省属的普通本科高校,2021年河南省决定以此为基础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自筹建以来,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当我看到署名文章提出的以2030年和2040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规模两个方面的战略目标时,也有些激动。
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间所剩不多了,可能也就十年左右的时间,十年后将有部分高校面临着合并或者倒闭,而中原工学院还提出到2030年在校生3万人和2040年3.5万人的目标,这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目前全国有3000多所高校,一批高校的目标定位很明确,发展得很好,而有的高校还在乱撞不知所措,发展不尽人意。
中原工学院自提成筹建电子科技大学以来,目标就是已经很明确了,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人才高地,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潜能,将成为全国第五所“电子科技大学”,我们都知道,命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校都不错。
未来,出生人口是减少了,但是对于高校是挑战也是机遇,倒闭的只能是那些办学水平不突出的、社会服务能力低下的,社会声誉不足的高校,而像中原工学院这种类型和实力的高校只可能越来越好,扩大招生规模是没问题的。
当然,电子信息类属于热门专业,中原工学院也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相比其他“电子科技大学”是后来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子信息类教师人才引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提升,等等都还要快马加鞭的跑。
二,其他高校也纷纷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对中原工学院等专门电子科技类大学构成威胁和挑战,电子信息领域竞争激烈,这个也是值得注意的。
三,作为中部地区高校,多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劣势,如上海、深圳等地。
但是,只要中原工学院能够坚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不断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电子信息人才,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落地,在河南省的支持下,相信中原工学院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并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