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会东,藏着最动人的丰收图景!群山间,83万亩华山松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松果压弯枝头,堵格镇的林农们穿梭林间采摘、装袋,欢声笑语混着松脂清香,漫山遍野都是丰收的喜悦。
“我家两个人,每年采摘松籽半个多月,能摘1万多斤松果,能卖2万多元!”团圆村村民高顺保一边和家里人把刚采摘的松果装车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松籽采摘期不长,但收入可观,已经成为家里重要的增收来源。”在会东,像高顺保这样依靠松籽产业增收的农户还有很多,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科学规范的培育管理,让会东松籽形成了颗粒饱满、油脂含量高、口感醇香的独特优势,深受市场青睐。在堵格镇的松籽收购点,工人们正忙着把收购的松籽脱壳、打包,一派火热景象。
本地收购商田井存家从父辈开始就在从事松籽收购,已做了20多年,今年预计能收1000多吨松果。她告诉记者:“每年收购的松籽主要销往云南、东北等地,毛收入两三百万元,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长期稳定的购销渠道,不仅让本地收购商获利颇丰,更让“会东松籽”的名气越传越远,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吉林收购商孙嬴到堵格镇收购松籽已经三年,“会东松籽个头比较大、油脂比较足,深受国外市场欢迎,我们收购的松籽销路不用愁,明年还要扩大收购。”
据统计,我县现有优质华山松林83万亩。今年以来,得益于气候适宜、管护措施到位,预计年产松果5万吨,产出松籽5千吨,产值2亿元以上,较去年增长10%。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带动全县2.3万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生态产业的富民效应愈发凸显。
松籽产业的丰收,是会东县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为推动华山松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东县林业和草原局正以系统思维谋划产业升级,助力生态产业提质增效。
会东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质增效’,依托‘森林四库’建设,借良种选育、低效林改造等提升林分质量、松籽单产、优果率,带动林农增收。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会东松籽’品牌,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跨越。探索‘变废为宝’,回收加工剩余转化物为清洁能源等,形成资源闭环。推动‘林文旅融合’,建观光、采摘、康养设施,激活第三产业,打造生态名片,持续推进华山松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林农采摘的忙碌身影到收购点的火热交易,从外地客商的持续青睐到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会东县华山松产业正呈现出全链条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这颗小小的松籽,不仅串联起从山林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承载着万千林农的致富希望,更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会东县走好生态富民、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