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帮着美国对付中国,5家韩企当了出头鸟,挨了中方反制的第一枪

李在明从竞选开始,就喊出了要改善中韩关系的口号,但是如今其上台已有数月,其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中韩关系也似乎并未得到

李在明从竞选开始,就喊出了要改善中韩关系的口号,但是如今其上台已有数月,其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中韩关系也似乎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韩国内部反而还不断冒出针对中国不友好的一些声音,反华游行屡禁不止不说,一些韩国企业,也配合美国的脚步对中方进行围堵和限制。

对于这一情况,中方这边也未选择继续隐忍。

(李在明)

日前,我国商务部就宣布,将对韩国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而原因是其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从10月14日起,这五家韩国子公司将禁止同中方组织、个人进行任何交易和合作活动。

虽然公开的官方文件没有详尽展示其协助的具体行为细节,但通常这类协助可能涉及提供行业数据、供应链信息或配合美方的调查问询等。

同时中方明确指出,韩国企业的举动,已经严重损害到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希望其尽快纠正错误做法。

可能有人不太懂“301调查”是啥,简单说就是美国常用的一个贸易工具,表面上是查其他国家的行业是否存在不公平竞争,实际上经常用来针对竞争对手、打压对方的优势产业。这次美国拿中国造船业开刀,韩华海洋的这几家美国子公司没保持中立,反而主动当“帮手”,这才触碰到了中方的红线。

要搞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的一份公告说起。

首先得知道,中国造船业经过数十年深耕,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做到了遥遥领先的地位了,我们从以前只能造小渔船,到现在全球每10艘大型船舶里,有4艘是中国造的。不管是运货物的集装箱船、装石油的油轮,还是海上风电的工程船、LNG运输船,中国企业都能造,而且性价比高、交付速度快,在全球市场占了近40%的份额,早就成了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但特朗普政府看着眼热又着急,美国自己的造船业这些年有点跟不上趟了,本土船厂又少又贵,造一艘船的成本比中国高不少,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抢不过。为了帮美国造船业抢生意,特朗普上台后就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的港口费,中国船进美国港口,要多交一笔钱,变相提高中国船舶的运营成本;二是动用“301条款”,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全产业链展开调查,想找借口给中国企业加关税、搞限制,把中国造船业挤出美国市场。

(大型船舶)

面对美方的打压,中方肯定不会忍气吞声。

就在前不久,中方已经明确回应:美方什么时候对中国船舶收额外港口费,中方就从同一天开始,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收费标准也是对等的。

而韩华海洋的这5家美国子公司,正好在这个时候撞了枪口,它们主动配合美方的“301调查”,成了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的帮凶。中方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行为,于是把它们列为反制对象,成了这次对美反制中,首个被点名的韩国企业关联公司。

那么中方这次反制,对韩华海洋影响大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5家子公司虽然注册在美国,但业务和中国市场紧密相关。现在被禁止和中国交易,等于一下子丢了中国这个大蛋糕。要知道,中国造船业每年的产值超过5000亿元,上下游带动了几十万就业,对配套设备和物流的需求特别大。这几家子公司失去中国市场,不仅营收会大幅下滑,还可能影响韩华海洋总部的整体业务。作为韩国航运巨头,韩华海洋之前还想和中国企业合作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双方的信任度肯定会受影响。

而且中方这次反制,不只是针对这5家子公司,更是给所有想帮美国围堵中国的企业提了个醒:不管你是哪国企业,只要敢帮着美国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必须承担后果。中方不是要故意针对韩国,而是对事不对人。

从更大的角度看,中韩本来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重要贸易伙伴。每年中韩贸易额差不多有3000亿美元,中国从韩国买芯片、汽车配件、化妆品,韩国从中国买电子产品、农产品、纺织物,双方产业链早就绑在一起了。要是因为个别企业配合美国,影响了中韩整体的合作氛围,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两边的企业都会受损失。

(李在明和特朗普)

再说说对中国造船业的影响,其实中方早就有后手。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进造船供应链“自主可控”,比如船舶发动机、导航系统、高端钢材这些以前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现在中国企业已经能自己造了,而且质量不差。就算少了韩华海洋子公司这个供应商,中国船厂也能快速找到替代方案,不会因为这次反制就卡脖子。反而这件事会倒逼中国造船业更注重自主创新,把供应链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以后再面对外部打压时,会更有底气。

最后,我们也希望韩国企业能看清形势:跟着美国围堵中国,短期可能能拿到一点美国的好处,但长期来看,肯定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