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这个十一假期,贵港市辖三区的旅游显得有些沉寂,文旅活动也不够热烈。反倒是下辖的桂平和平南显得有些热闹。这是因为贵港没什么地方可游?没什么文旅活动可搞?
要说,贵港的风景和历史人文还是很多的。传统的东湖公园游、南山寺寻幽之类的就不说了,太过寻常,现代的平天山徒步看风电转圈也低调小众。其实,贵港可以从“桂林郡遗址”入手,打好这张文旅王牌,提升文旅经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都知道,随着这两年专家们认定“贵城遗址”无限接近“桂林郡遗址”,如今的贵港历史底蕴也越发硬气起来,曾经的什么马平,怀泽等跟“桂林郡遗址”比较,已经不够看的。贵港大可围绕“桂林郡遗址”,努力打造“广西第一古县”的人文历史,不但可以提升贵港城市形象,更可以助力文旅经济发展!
因为如今的贵港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发展潜力潜力无限,如果能在文旅这样的软实力上得到提升,势必会对城市发展带来更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给人一种感觉,如今,在大南门,“桂林郡遗址”的牌子是竖起来了,可是也仅是竖起来而已。按理说,应该再配套上相关的历史人文信息或者文旅活动,持续下去才对。同时和博物馆,罗泊湾汉墓形成联动,进一步挖掘和整理贵港的历史人文,推动“桂林郡遗址”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添砖加瓦。
不然光是费劲在“象州说、桂平说、贵港说”中把“桂林郡遗址”拿下,却没有把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要让“桂林郡遗址”真正成为贵港文旅的金字招牌,单靠一块牌子和零散的历史遗迹是远远不够的。贵港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文旅规划,让历史“活”起来,让游客“走”进来。
比如说,可以围绕“桂林郡遗址”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在大南门遗址附近建设一座“桂林郡历史文化展示馆”,通过数字化技术还原秦汉时期的城郭风貌、市井生活,甚至结合VR技术让游客“穿越”回两千年前的桂林郡。同时,可以在遗址周边复刻部分历史建筑,形成一条古风街区,让游客既能感受历史,又能享受现代文旅的便利。
比如,贵港可以策划一系列以“桂林郡”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桂林郡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论坛,同时结合汉服巡游、古乐演奏、传统手工艺展示等互动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感。此外,还可以开发“桂林郡探秘”主题旅游线路,串联大南门遗址、博物馆、罗泊湾汉墓等景点,让游客在游览中深入了解贵港的历史脉络。
更重要的是,贵港可以借助“桂林郡遗址”的影响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比如,设计以秦汉文化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如仿古钱币、竹简书签、汉风服饰等,既能让游客带走“历史的记忆”,也能带动本地经济。此外,还可以与影视、游戏等行业合作,让“桂林郡”成为文化IP,进一步提升贵港的知名度。
到那时候,谁还敢说贵港历史底蕴不够?
总之,贵港不缺历史底蕴,缺的是如何让历史“说话”。只要围绕“桂林郡遗址”做好文章,贵港的文旅产业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