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五年制专转本医学影像技术参考书目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五年制专转本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考试科目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00 分)和医学影像诊断学(100 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五年制专转本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考试科目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00 分)和医学影像诊断学(100 分),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根据 2025 年最新考试大纲及院校指定教材,以下为核心参考书目及备考建议:

一、核心科目指定教材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 2 版)

作者:余建明、黄小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适配性:系统讲解 X 线、CT、MRI、DSA 等设备的成像原理与操作规范,直接对应考试大纲中 “CT 增强扫描技术”“MRI 检查前准备” 等高频考点。书中结合 “腹部 CT 扫描参数设置”“腰椎 MRI 检查序列选择” 等案例,可辅助应对简答题与操作流程题。

重点章节:第 3 章 “CT 检查技术”、第 5 章 “MRI 检查技术”、第 6 章 “DSA 检查技术”。

2.《医学影像诊断学》(第 5 版)

作者:白人驹、韩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 年)

适配性:最新版教材新增 “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融合”“影像信息化进展” 等前沿内容,解析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如 “肺结节的 CT 鉴别诊断”“脑梗死的 MRI 分期”),直接对应考试中 “X 线胸片诊断气胸”“CT 增强扫描诊断肝癌” 等案例分析题。书中采用条目化与图表结合的形式,便于快速掌握 “骨肿瘤的影像学分类”“冠状动脉狭窄的 CTA 评估” 等核心知识点。

重点章节:第 2 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 4 章 “呼吸系统疾病”、第 6 章 “循环系统疾病”。

二、备考策略与资源整合

教材精读与框架梳理

通读两本核心教材,用思维导图构建 “设备原理→检查技术→临床应用” 的知识脉络,例如:从 “MRI 弛豫时间(T1、T2)” 推导 “不同组织的信号特征”。

标注考试大纲提及的高频考点(如 “CT 图像噪声控制方法”“X 线摄影 kVp 与 mAs 的选择原则”),配套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如 “简述 DSA 的临床应用”)。

真题模拟与错题攻坚

每周完成 1 套真题,严格限时(单科 90 分钟),重点分析案例分析题的答题逻辑(如 “根据 CT 图像诊断脑出血并说明依据”)。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易错知识点(如 “MRI 禁忌证”“X 线防护原则”)。

时间管理与应试技巧

制定三轮复习计划:第一轮(2-3 个月)教材精读 + 基础题训练;第二轮(1 个月)真题模拟 + 案例分析强化;第三轮(2 周)高频考点速记 + 操作流程背诵。

考试时注意答题规范:主观题需分点论述(如 “① 检查方法选择;② 影像学表现;③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题需结合教材原文(如 “根据《医学影像诊断学》第 ×× 页”)进行论证。

三、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考纲:考试内容以官方大纲为准,避免过度拓展非考纲知识点(如 “核医学影像技术”)。

关注教材时效性:2025 年考试沿用《医学影像诊断学》第 5 版,建议优先使用最新版本,确保知识点与考试匹配。

政策衔接:若 2025 年考试大纲调整(如新增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模块),以院校官网解释为准。

通过系统学习指定教材、强化案例分析训练并结合应试技巧,可有效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科目应试能力。备考过程中需注重 “理论理解” 与 “临床思维” 的结合,以应对考试中多样化的题型(如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