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一则关于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这位年仅18岁的跳水天才在入学暨南大学短短几天后,再度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网友竟然对这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发出"无教养的文盲"、"还能再胖一点吗"等恶意评论。
自从全红婵被保送至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后,关于她的争议就从未停止。
在今年2月公布的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名单中,全红婵名列其中。
9月15日的开学典礼上,她作为学生代表接受校徽,并向学院捐赠了巴黎奥运会的亲笔签名战衣。体育学院院长、亚洲飞人苏炳添亲自接收礼物并合影留念。
这本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却不想在网上引发负面声音。
有网友拿她现在的身材与奥运会时期对比,质疑其"身材发福"、"懈怠训练";还有人翻出她曾经读错字的经历,嘲讽其"文盲",甚至质疑她的入学资格。
更有人抓住全红婵早年的学习经历不放,嘲讽她"小学文化",认为她没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这些网友觉得运动员凭奖牌就能轻松进入名校,对普通学生不公平。
然而,这些人似乎忘记了全红婵在体育领域的杰出成就。
2018年,她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广东省跳水队,师从何威仪教练。
在当年的广东省跳水锦标赛上,她一举斩获三项冠军。2020年,她成功入选国家队,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2021年,14岁的全红婵成为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她以精准的动作、完美的姿态获得裁判一致认可,三次拿到满分,最终夺得金牌,其"水花消失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成功卫冕女子10米跳台冠军,并与搭档陈芋汐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面对争议,暨南大学首先表态:全红婵的保送流程完全符合国家政策。
她在跳水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国家赢得荣誉,完全配得上这份优待。
学校还为她制定了弹性学制,安排线上课程,让她在不耽误训练的同时提升文化知识水平。
《解放日报》也亲自为全红婵发声,表示她的人生规划应该由自己决定,她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
作为一个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小小年纪就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训练场和比赛场。
事实上,全红婵身体的变化对于18岁的青春期女孩来说再正常不过。
她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放弃跳水事业,仍在广东跳水队勤奋训练,积极备战全运会。
据了解,全红婵入学前一段时间在进行休养,这让她的身体有些变化。
为了走出伤病,她不得不调整训练和作息,这是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的情况。
若琳教练解释,全红婵的身体正在发育,这个时期确实不容易保持之前的竞技状态。
学校与团队为她制定了特殊政策,专业年限最长可延长至八年,既保证训练,也让她有机会补上学业短板。这样的安排让她有更多发展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暨南大学师生对她表现出尊重和支持,院长苏炳添与她亲切合影,学生们对她的到来感到高兴。
她的家人也在关注着她的新生活,开学当天她的父亲还为乡里送月饼。
迈合村的乡亲们始终给予温暖和支持,与网络上的恶意评论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运动员进入大学深造已成为趋势。
全红婵在大学里不仅要适应新环境,还要努力补习课程,这些挑战不亚于跳水比赛的难度。
我们应该少一些无端猜测与恶意评论,给予她足够的理解与支持,让她在学业与体育事业上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