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身体这2处“发痒”,或是肝脏在“求助”的信号

近期很多朋友留言说眼角周围,或是胳膊内侧,时而会突然痒一会,并非如被蚊子叮咬后起包那般显著的痒,只是一阵淡淡的、四处游走

近期很多朋友留言说眼角周围,或是胳膊内侧,时而会突然痒一会,并非如被蚊子叮咬后起包那般显著的痒,只是一阵淡淡的、四处游走的痒,令你不自觉想去触碰,却又寻不到确切之处。

排除皮肤自身问题后,针对这种小状况,从传统观念角度而言,或可理解为我们体内的肝脏正试图向我们传达信息,给出需留意的提示。

一、当眼睛不只是疲劳

肝与眼睛关联紧密,肝可储存并调节血液,我们的双眼需依靠肝血的滋养,方能维持明亮润泽。

点击关注经络技巧

《黄帝内经》有云:“肝受血而能视”,讲的便是此等情形,若肝血充足,眼睛便可获充分滋养,若常熬夜、思虑纷纭,耗损肝血,眼睛则或致干涩、发痒,或视物不清。

很多朋友留言说每天晚上都熬夜,眼睛不光痒,视物好似隔着一层轻雾似的,后来我跟他说尽量在11点之前入睡,过了一阵子,她跟我讲,那种雾茫茫的感觉慢慢消散了,眼睛也舒坦多了,而这种改变,可视为是肝血获得补充后又濡养到眼睛的体现。

二、留意手臂内侧的线索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位是手臂内侧,尤其是腋窝到肋旁的那片区域,是肝经所经过的地方。

传统观念认为,若肝血不足,或是肝气不够顺畅,气血于经络中运行时,或会出现些许小的涩滞状况。

这种内在的涩滞体现在身体表面,或会出现那若有若无的微痒。此痒在自身感觉疲惫或压力大时会更为显著,而休息良好、心情放松之时,它便悄悄遁去。

三、“痒”的可能由来

从传统养 生的角度来说,为何肝的某些不平衡会和“痒”有联系?这或与“血虚”以及“风动”有关。

普遍的一种情形是“血虚生风”,肝肩负着藏血的职责,血液对身体有着滋养与安宁的作用,要是肝血欠缺,身体的某些部位就难以被充分滋养,那么便有可能出现虚风内动的状况,这风动若呈现在体表,也许就是那种游走性的轻痒。

另外肝主疏泄,与全身气机的通畅相关,当下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易使肝气疏泄出现异常,进而形成郁结,长时间的气机不畅或会郁而化燥,对皮肤的润泽程度产生影响。

《金匮要略》中提及“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虽说主要讲的是外风,但其中的内在机理也有可借鉴之处。

四、脏或会出现如下几种“信号”需我们留意

1、胁肋胀痛

肝脏在右胁那个位置,要是肝气郁结、或者经络不顺畅,常常就会有一直隐隐作痛、胀胀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扯到腰背,这可是肝经气血不通的典型表现。

2、持续疲惫

肝脏掌管着身体的元气代谢以及气血流通,倘若肝血不足或者肝气不畅,人会感觉即便休息了也无法去除那种倦怠感,仿佛精力全然耗尽一般。

3、消化不佳

肝可助力脾胃消化,若肝气不顺畅,累及脾胃,肝木克制脾土,便易出现腹胀、没食欲或是大便不规律等消化方面的问题。

4、出现肝掌

若手掌的大小鱼际存在成片的红色斑或片状充血,按压会变白且抬手又变红,那么这或许为“肝掌”,多数与肝气郁结导致的气滞血瘀相关。

五、一些可以参考的调养思路

明白这些道理后,或可尝试用这些方法来进行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较为重要,尤其是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这个时段,若能在此期间入眠,对肝的休养有益处。

维持心情愉悦也相当关键,肝倾向于通畅,不乐意抑郁,找到符合自身的放松途径对肝气通顺益处良多,我自身有个习惯,要是觉得心情烦躁,就会放下手上的事,到附近公园溜达溜达,又或者按揉脚背上太冲穴的位置,通常会有酸胀的感觉,轻轻地按揉一会,人就会感觉舒坦不少。

饮食方面可选择性质温和的食材,诸如枸杞、桑葚之类,然而要留意适量,将它们当作日常饮食的补充便好。

那细微的痒感,或是在提示我们该多关爱自身,多多留意身体传递的信号,给予它温和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