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了每年省下80万,决定辞退工作了30年的老园丁张师傅。
张师傅不慌不忙地说:"李校长,辞我可以,但得先算算账。”
“我照料的那棵状元松这30年给学校带来3亿收益,按当年的协议,该分我9千多万。想省钱?先把账结了再说。"
一句话,让校长瞬间脸色煞白……
01
「各位老师,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李华明环视着会议室,目光最后落在那个穿着褪色工作服的老人身上。
「为了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响应现代化办学理念,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即日起学校绿化养护全面外包给专业公司。」
「原绿化部门所有员工,包括张师傅,今日起解除劳动关系。」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张师傅,全名张万林,今年六十八岁,头发花白,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
他在明华实验学校工作了整整三十年,从学校初创时就在,亲手栽种和养护着校园里的每一棵树。
尤其是那棵被誉为「状元松」的古松,更是他的心血结晶。
这棵松树位于学校正门左侧,树龄超过两百年,树形优美,四季常青。
自从张师傅精心移植到校园后,这棵松树就成了学校的镇校之宝。
每年高考前,无数家长和学生都会来到这棵树下祈福,祈求金榜题名。
学校也将其包装成「状元松」的传说,成为招生宣传的金字招牌。
现在,这个照料「状元松」三十年的老人,竟然被学校一纸通知就要赶走了。
李华明清了清嗓子,继续他的高谈阔论:「我知道大家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业的绿化公司有更先进的设备,更科学的养护方案,还能降低人工成本。」
「粗略计算,每年能为学校节省八十万的开支!」
「这些钱可以用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何乐而不为?」
他脸上露出精明商人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年底董事会表扬的场景。
张师傅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争辩。
直到李华明说完,他才缓缓抬起头,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伤,只有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
「李校长,您说的这些,我都听明白了。」
张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调清晰,「学校要发展,要省钱,这些都是好事。」
「但是,李校长,您是不是忘了什么?」
李华明愣了一下,不耐烦地摆手:「张师傅,我知道您在学校待了很久,辛苦了。」
「学校会按照劳动法给您足额的补偿金,绝不会亏待您的。」
张师傅摇了摇头,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补偿金是小事,我不是来谈这个的。」
「我只是想提醒李校长,既然要算经济账,那就算清楚一点。」
「比如,咱们学校这棵状元松,这三十年来为学校带来的收益,您是不是应该先和我算算账?」
李华明听得一头雾水,嗤笑一声:「张师傅,您是不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状元松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怎么还和您有关系?」
张师傅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李校长,辞退我可以,但咱们得先算算账。」
「这三十年来,我照料的那棵状元松为学校带来的三亿择校赞助费,按照当年的约定,我可是有产权分成的。」
「您要是想省钱,先把这笔账结清了再说。」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三亿?产权分成?择校赞助费?
所有人都懵了,包括李华明。
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错愕、困惑,以及一丝隐约的恐慌。
他看着张师傅平静的面容,突然觉得这个朴实的老园丁,在这一刻变得无比陌生,也无比高深莫测。
02
李华明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对着保安挥了挥手:「张师傅,请您现在就去办理离职手续吧。」
「至于您刚才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学校不予置评。」
张师傅没有争辩,也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平静地转身,佝偻的身影在老师们复杂的目光中,缓缓走出了会议室。
他走得不快,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仿佛身后并没有留下一个惊天动地的炸弹。
等张师傅的身影彻底消失,会议室瞬间沸腾起来。
「校长,张师傅到底什么意思啊?」
年轻的数学老师忍不住问道。
「是啊,三亿择校赞助费?产权分成?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张师傅是不是受刺激了,说胡话呢?」
李华明脸色阴沉,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行了,都别瞎猜了!」
「张师傅可能是年纪大了,一时糊涂。」
「三亿?他以为学校是银行吗?」
「别理会这些无稽之谈。」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底气,但心里却莫名地泛起一丝不安。
散会后,李华明立即给学校法务顾问打了电话:「马律师,你帮我查一下,学校和张万林这个园丁,有没有签过什么特殊的协议或合同。」
「特别是关于状元松的任何文件,一个字都不能漏。」
接着,他又给财务主任发了信息:「统计一下这些年学校的所有捐赠收入,特别是以状元松名义或者相关的赞助费。」
处理完这些,李华明才稍微安心一些。
他告诉自己,张师傅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园丁,能知道什么内幕?
肯定是想借机敲诈,或者就是老糊涂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华明确实享受到了「省钱」的快感。
绿化外包后,虽然园丁们的专业水平明显不如张师傅,「状元松」的枝叶也没有以前那么茂盛,但财务报表上,成本确实大幅下降了。
他甚至在教育局的会议上,将裁掉张师傅作为「现代化管理」的典型案例,得意洋洋地向同行们炫耀。
「各位校长,你们看,仅仅是绿化外包这一项,每年就能为学校节省八十万!」
「这充分说明,我们以前的管理模式存在巨大的浪费。」
「未来,我将继续推进管理改革,把这些不必要的开支统统砍掉!」
李华明口若悬河,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获得「优秀校长」称号的光辉时刻。
然而,就在他春风得意之际,危机的种子却在悄然发芽。
首先是法务顾问那边,汇报说在学校档案室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份三十年前的「特殊协议」。
这份协议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内容也极其复杂,涉及「状元松」的移植、养护,以及相关的收益分配。
协议的甲方是学校创始人李明德校长(李华明的父亲),乙方则是张万林。
法务顾问也看不太懂这份协议的具体含义,只是觉得其中的条款很奇怪。
接着,财务主任那边传来了更加震惊的消息。
经过仔细统计,这三十年来,学校确实收到了大量以「状元松祈福」、「状元松认养」、「状元松文化基金」等名义的捐赠和赞助。
粗略计算,总金额竟然真的接近三亿!
而且,这些捐赠大多来自那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家长,他们相信是「状元松」带来了好运,所以会主动向学校捐款感谢。
李华明看到这个数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一棵树竟然能为学校带来如此巨额的收入。
而更让他不安的是,张师傅竟然对这个数字如此精确,这绝不是巧合。
03
法务顾问老马是个做事严谨的人,他拿着那份泛黄的「特殊协议」,走进了李华明的办公室。
「李校长,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老马推了推眼镜,神情凝重。
李华明正焦躁地翻看着财务报表,那三亿的数字让他心神不宁。
「复杂?能有多复杂?」
「不就是一份破协议吗?」
老马将文件摊开在李华明面前。
「李校长,这份协议是三十年前您父亲李明德校长与张万林签订的。」
「协议内容确实很特殊。」
「什么内容?快说!」
李华明急不可耐。
「协议规定,张万林负责将他家祖传的一棵两百年古松移植到学校,并终生负责养护。」
「作为回报,学校除了支付他正常工资外,还要将因这棵古松产生的所有附加收益,按照三七分成的比例,给他三成。」
「三七分成?附加收益?」
李华明瞪大了眼睛。
「是的。」
老马指着协议中的条款,「这里明确写着:鉴于张万林提供的古松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可能为学校带来声誉和经济上的额外收益,双方约定按照三七比例分配此类收益,张万林占三成。」
「而且,协议还规定,如果学校单方面解除张万林的工作关系,必须一次性结清所有应分收益。」
李华明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他父亲当年怎么会签下这样的协议?
按照三成计算,三亿的三成就是九千万!
「等等,」李华明突然想到什么,「这份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三十年了,说不定早就过期了!」
老马摇了摇头:「李校长,这份协议明确写明了终生有效的条款。」
「而且,协议上有双方的签名和学校的公章,完全符合法律要求。」
「更重要的是,我们查证了学校的财务记录,确实收到了大量与状元松相关的捐赠,这证明了协议中所说的附加收益是真实存在的。」
李华明彻底懵了。
九千万!这个数字让他头皮发麻。
学校虽然有钱,但一次性拿出九千万,足以让学校伤筋动骨,更别说他个人的声誉和前途了。
「那个张万林,到底是什么来头?」
李华明声音颤抖。
老马翻了翻档案:「档案显示,张万林出身书香世家,祖上曾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那棵古松是他家祖宅的镇宅之宝,后来家道中落,祖宅被拆,他舍不得这棵有纪念意义的古松,就想办法移植保存。」
「恰好当时您父亲正在筹建学校,需要一些有文化底蕴的景观,双方一拍即合。」
「张万林本人虽然只是个园丁,但据说对古树养护和风水园艺颇有研究。」
「这些年来,不仅状元松在他手下越长越好,整个校园的绿化布局也都是他一手设计的。」
李华明越听越心惊。
他现在才明白,自己裁掉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园丁,而是学校「招财树」的真正主人!
更要命的是,按照协议条款,他一旦解雇张万林,就必须立即结清所有欠款。
而这三十年来,学校从未向张万林支付过任何「分成」,也就是说,现在欠款已经累积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就在这时,学校财务主任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校长!大事不好了!」
「有个律师事务所发来了律师函,说是代表张万林先生,要求学校立即支付三十年来的状元松收益分成,总计九千二百万!」
李华明脸色煞白,瘫坐在椅子上。
他脑海中回荡着张师傅那句平静的话:「先把这三十年,状元松带来的三亿择校赞助费的产权分成结一下」。
现在他终于明白,那句话绝不是什么老糊涂的胡言乱语,而是一记致命的重拳!
04
李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连忙拿起手机,翻出张师傅的联系方式,那是学校人事档案里的一个老旧号码。
电话拨通了,传来张师傅平静的声音:「李校长?」
「张师傅!」
李华明语气急切,「您现在在哪里?我想和您当面谈谈!」
「不急,李校长。」
张师傅的声音依然那么从容,「我现在在状元松下面坐着呢,正在想这些年的事情。」
「张师傅,关于协议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以好好商量...」
「商量?」
张师傅轻笑一声,「李校长,三十年前我和您父亲签协议的时候,您父亲说得很清楚,这棵松树是我家的传家宝,移植到学校是为了让更多孩子受益。」
「我也没想着要钱,只是您父亲坚持说,如果这棵树真的能给学校带来好处,不能让我白忙活。」
李华明听得心里更加忐忑:「张师傅,那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重新协商一下分成比例...」
「重新协商?」
张师傅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李校长,合同就是合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这三十年来,我兢兢业业照料这棵树,看着一批批孩子在它的庇佑下金榜题名。」
「我从没问学校要过一分钱的分成,是因为我相信您父亲,也相信学校的品格。」
「可是现在呢?」
张师傅的声音带着一丝失望,「您一句话就要把我赶走,连句感谢都没有。」
「我这才想起来,该算算这些年的账了。」
李华明咽了咽口水:「张师傅,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要不这样,我现在就去找您,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好啊。」
张师傅答应得很爽快,「我就在状元松下等您。」
「正好,也让您看看这棵树现在的情况。」
李华明匆忙赶到学校,远远就看到张师傅坐在「状元松」下的石凳上。
这棵古松依然挺拔苍翠,但仔细看去,却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几天没有张师傅的精心照料,松针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油亮,树下也有了一些杂草。
「张师傅。」
李华明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态度比之前恭敬了不少。
张师傅抬起头,看着他:「李校长来了。」
「坐吧,我们聊聊。」
李华明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组织着语言:「张师傅,关于分成的事情,我确实不太了解。」
「您能不能详细给我说说当年的情况?」
张师傅望着古松,缓缓开口:「这棵松树,是我曾祖父亲手栽种的,在我家祖宅里长了一百多年。」
「后来城市改造,祖宅要拆,我舍不得这棵树,到处找地方移植。」
「您父亲听说后,主动找到我,说学校正需要这样有文化底蕴的景观。」
「我本来是免费给学校的,但您父亲说,这棵树有灵性,将来肯定能给学校带来好运。」
「他坚持要签个协议,说如果真的带来好处,不能让我吃亏。」
李华明点点头:「那后来呢?」
「后来啊...」
张师傅笑了笑,「这棵树刚移植到学校那年,就有个叫王小明的学生,每天都来树下背书。」
「结果他高考超常发挥,考上了清华大学。」
「他妈妈激动得不行,说是状元松保佑的,当场就给学校捐了十万块。」
「从那以后,状元松的名声就传开了。」
「每年高考前,都有无数家长带着孩子来祈福。」
「考上好大学的,家长们都会主动捐款感谢。」
「这三十年下来,陆陆续续也就有了您刚才查到的那个数字。」
李华明听得心情复杂。
他从未想过,学校最引以为豪的招牌,竟然有这样的渊源。
「张师傅,那您看...」
李华明试探着问,「这个分成的事情,能不能通融一下?」
「毕竟数额太大了...」
张师傅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李校长,您觉得我缺钱吗?」
这个问题让李华明愣住了。
张师傅这些年来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小平房,吃的是食堂最简单的饭菜,穿的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
如果他真的在意钱,早就该来要这笔分成了。
「那您...」
「我要的不是钱。」
张师傅站起身,走到古松前,轻抚着树干,「我要的是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张师傅回过头,目光变得锋利起来:「李校长,您知道这棵树为什么叫状元松吗?」
「不仅仅是因为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好运,更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精神。」
「什么精神呢?」
「就是对传统的尊重,对承诺的坚守,对育人初心的坚持!」
「可是您呢?」
张师傅的声音越来越严厉,「为了省那点钱,连照顾了学校三十年的老人都要一脚踢开!」
「您觉得这样的学校,还配得上状元松这个名字吗?」
李华明被问得哑口无言。
张师傅继续说道:「我今天找您算账,不是为了那九千万,而是要让您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东西,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有些人,不是说辞就能辞的!」
「那您想怎么办?」
李华明小声问道。
张师傅看着他,缓缓说道:「很简单,要么您按合同给我结账,我拿着钱离开,从此这棵树和我再无关系。」
「要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意味深长,「您听听我另一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