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任倩倩
近日,全国多地进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高发期,不少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咳嗽等症状,甚至因重症肺炎住院治疗。
河南情况如何?
记者专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五区副主任、主任医师赵倩义,并实地探访儿科门诊、病房。

“从十一节前开始,我们就迎来了一波小高峰。”赵倩义表示,往年呼吸道合胞病毒大规模感染通常发生在深冬时节,今年较往年明显提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情较往年更重。
“不少患儿持续高热2-3天后,肺部很快出现进展,影像学上表现为大片实变,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往年。”赵倩义说。

病房里的合胞病毒感染患儿
婴幼儿最易感,两岁以下需特别警惕赵倩义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病毒,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次流行或爆发,且传染性较强。
该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表现为发热、咽痛等症状,严重时则会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据了解,全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这意味着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对于大龄儿童和成人来说,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他们却可能成为家中婴幼儿的重要传染源。

“两岁以下儿童是高风险人群,尤其是6月龄以下婴幼儿。”赵倩义告诉记者,近期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年龄都在两岁以下,他们的呼吸道狭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往往起病急、进展快,易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等严重症状。
早期难辨别,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呼吸道合胞病毒早期也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血常规检查都呈现病毒感染特点。
“临床上很难通过症状准确区分,确诊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赵倩义表示,如果孩子只是发热,但精神状态好,口服退烧药能降温,可以在家观察72小时。若72小时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间隔时间延长,通常问题不大。
但赵主任提醒,一旦出现这三种情况,应及时就医:一是体温变化,如果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不退,需提高警惕;二是精神状态,出现精神差、烦躁不安要重视;三是呼吸情况,呼吸加快、喘憋、咳嗽影响夜间睡眠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无特效药,预防重在隔离目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尚无特效药,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氧疗、球蛋白支持、中医药治疗等。最新指南建议婴幼儿可注射尼赛维单克隆抗体进行预防。
赵倩义强调,预防方面,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婴幼儿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家人外出回家后应先洗手、换衣再接触婴幼儿;家中有哥哥姐姐上幼儿园或学校的,回家后也应先做好清洁工作再与弟弟妹妹接触。
尽管近期重症病例有所增加,但赵倩义表示,只要及时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都能痊愈。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提高警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