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上海一位业主在上海市中原地产的居间服务下,与一位意向买家签署了房屋买卖合同及相关中介合同。然而,合同签订后,买方并未按照约定支付首付款,导致此次房屋交易最终未能完成。业主本以为此事已告一段落,交易失败,中介服务自然也未能达成最终目的。
交易失败一年半,中介天价诉讼突至
令该业主始料未及的是,时隔近一年半,即在2025年9月,他并未等来买家的消息,反而收到了来自中原地产的起诉状。中原地产作为中介方,并未向未履约的买家主张权利,而是将这位业主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高达70万元人民币的中介服务费。这一操作让业主感到震惊与不解。
业主质疑中介动机,怀疑遭遇“做局”陷阱
面对这笔天价诉讼,业主感到“非常无语”。他提出了强烈质疑:既然中介并未成功促成交易,为何有权索取巨额中介费?他甚至怀疑,当初的所谓“买家”是否是中介公司安排的“托”,其目的并非真实购房,而是通过签订合同后故意违约,再配合中介向业主索要中介费,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讹诈”行为。
行业潜规则之忧?业内诚信受拷问
该事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行业思考。业主担忧,如果这种“交易未成仍收全额中介费”的模式通过诉讼得以支持,是否会变相鼓励不良中介效仿?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卖房业主的合法权益,让他们面临“房没卖掉还背官司”的风险,更会扰乱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使中介服务的诚信基础受到严重挑战。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其最终结果备受关注。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