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真是被戳到了!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家耗时耗力,跌宕起伏的“大事”,就是卢子觅参加的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了。这是北京侨办主办的,海外华人唱

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家耗时耗力,跌宕起伏的“大事”,就是卢子觅参加的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了。

这是北京侨办主办的,海外华人唱中文歌的比赛,今年已经是第15年了。

这并不是子觅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

三年前,她第一次参加,还戴着一个纱笼套袖,上台时,评委还问她这是什么?子觅说:“我摔断了胳膊,要把伤口遮起来。”

是的,卢子觅的八岁,并不太顺利。

在马术课上,马惊了,把她甩了下来,开放性骨折,把整块皮肉都推开了……

这段经历,当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但后面这几年,一直没有再提,因为痛定思痛,我不敢再提,真的会疼。

子觅骨折后,医生给她打了一个如袈裟一样的石膏,让她在家休息,当时疫情也反反复复的,小姑娘在家里闷了两三个月,实在无事可做,下午我就趁着工作的间隙,跟她一起唱歌。

我是个不会唱歌的人。

出生时生了一场大病,在抢救中损伤了耳朵,我能听得清,但不太会分辨音律,所以唱歌跑调,学外语也会有口音。

不过,这都算是大难不死的后遗症,有点遗憾,但我感激。

我和卢先生,两边都没跟音乐沾边的朋友家人,这也是环顾左右,我家是为数不多的,没让孩子学任何音乐的中产家庭,主要是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所以,那时和子觅一起唱歌,就是图个开心。

如果命运是一个运作复杂的机器,应该就是在那一刻,卢子觅的启动按钮,就被按了下去,开始运行。

法国的松弛,人尽皆知,我们还住在巴黎城外,子觅唱歌并没有正式老师。

练歌,主要靠我陪着她唱,她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录一遍,然后我厚着脸皮,发给懂声乐的朋友,隔空指点两句。

而我的耳朵,根本听不出她的水平,是进快还进慢,是高是低,准还是不准,但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其实是有点私心的。

子觅是个有艺术天赋的女孩子,她有一个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但她并不会表达,说不出来。

第一张油画,画成这样,也算不错

上了初中之后,最初她并不太适应,进入青春期,这个精灵古怪的女孩,变成了一个精灵古怪的定时炸弹,让我们时时对峙,关系很紧张。

陪她唱歌的那段时间,就变成了我们母女之间的缓冲地带,让我们两个都快乐无比。

这就是我的私心,希望在很多年之后,当子觅回忆起自己多事的少年,不仅有妈妈的怒吼,还会有和妈妈在一起的欢声笑语。

今年的比赛,本来我挺犹豫的,因为子觅满12岁了,可以参加少年组的比赛,可少年组是12-17岁,她将是组里最小的孩子。

想来想去,我们还是报了名,试试嘛,人生就是一场经历。

从法国赛区的初赛到全球的总决赛,全球五六十个赛区,几千个孩子,一轮一轮地淘汰,很紧张也很激烈。

这一路,我陪着她跟魔兽打怪一样,根本不知道可以走到哪里?

8月2日是全球决赛,经过层层选拔的30个孩子,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决赛,决赛通过各个平台进行全球直播,父母老师不能到现场,只能在家看电视。

我一个下午都在酒店捧着手机看爱奇艺,看着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上台,一个比一个厉害。

专业的演播室,专业的化妆师,专业的灯光和舞美,专业的主持人,我甚至不敢联系子觅,我紧张得要死。

子觅这次唱的歌曲是《如愿》,每个细节唱得都特别好,尤其是感情,特别真挚,在此之前,感情表达,一直都是她唱歌的弱点。

正当我以为可以完美收官的时候,在最高的那个点上,子觅唱破了一个音,虽然她还是稳住了,继续唱了下去,后面也很完美,但那个破音非常明显。

其实,在她破音之前,在她的表情里,我能看出来,她非常紧张,而且她也非常想唱好,所以这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在拼命地推动自己的情绪,那句破音是情到浓时,控制不住,才跳了出来。

比赛就是比赛,破音一定会影响分数,最后子觅得了铜奖。

因为陪子觅唱歌,我才真的体会到,无论是平日的练习还是真正上台,每一遍唱下来,总有某个细节,某个瞬间,可以好,更好,更更好,无休无止,生生不息,能唱好歌的人,必须是天生的卷王。

这个夏天,无论对于子觅,还是对我来说,包括思迪、我妈、在巴黎地铁里,捏着手机找着信号,看比赛直播的卢先生,甚者其他一路陪伴着我们走到这里的老师和朋友们,都将是一场难忘的记忆,激情起伏,畅快淋漓,重要的是,彼此关心,聚在一起。

而我,也真的好庆幸,人生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让我们去经历。

其实,人生呢,不过是把分到自己的这段时间,这样或者那样地挥霍一空,过程总是大于目的,那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尽情,一定是最美好的。

子觅得奖后,有好多朋友来问我,这么费力地参加比赛有啥用啊?是要走音乐道路了吗?

这比赛,考学加不上分,而且这么小的年龄,也不会有唱片公司来签约出道,成为一条所谓的“出路”,从实用的角度上来说,没啥用。

可是我特别理解问这话的意图,因为今天,教育越来越卷,而很多父母真的是卷不动了,所以就会想着是不是可以卷一下艺术?

我陪着子觅唱了这么久的歌,我越来越确认,艺术比读书难太多了。

因为,艺术不像是数学,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比如,子觅这次比赛,现场三个评委打分是92.26;96.78;98.48,差距非常大,真的有太多不定性了。

所以,卷艺术,你想好了吗?

现在我把我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抛砖引玉,也希望大家一起来跟我交流啊。

01、不要把天赋看得太重

在层层比赛过程中,我见到也认识了一些音乐专业的朋友,大家都说子觅耳朵灵,有乐感,音域宽,有天赋。

得到老师们的肯定,我们自然是很开心的,但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太在意!

因为自从开始关注这个方面之后,无论线上线下,我刷到见到太多学唱歌的孩子,个个都有天赋。

天赋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八十亿人口了,哪怕0.00000001的人有天赋,也是一个巨大的基数,而比起真正能上台的机会,还是不成比例。

天赋只是一个门槛,真正的竞争是进门之后。

所以,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天赋,而是如何能撑住并且放大自己的天赋,这真是一件困难且决绝的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样聚齐,更需要无尽的时间、精力、耐心,机会和父母的托举,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一句:有天赋,就迷失自己。

02、兴趣必须是从骨子里沁出来

六月在巴黎,我跟旅法二胡演奏家果敢一起吃饭,说到孩子学音乐的问题,他提了一些建议,但最后他说:“你要认真地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想要做这件事,再决定要怎么做。”

我最初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走在路上,我突然恍然大悟: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都很大,让他们去唱歌画画,一定是有兴趣,但这个兴趣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呢,在全力以赴之前,应该搞清楚。

这点十分重要,比如我是从初中开始学画,我见过太多拼命画到大学,却再也没有动过画笔的人了,他们并不是没有天赋,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没了兴趣,十分浪费也十分可惜。

我觉得,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孩子本身准备付出多少;二,父母能够投入多少耐心,让孩子去看清自己。

比如这次暑假回国,子觅上了七幕音乐剧主题夏令营。原来她喜欢唱歌,但一直抗拒表演和背台词,但通过练习、比赛,她特别高兴地去演了音乐节,英文的对白和歌词,全背下来,因为她知道想唱好歌,背词是必须的。

所以,这个世界上,不能只凭一句“我喜欢”,未免有点轻飘飘的,让一个孩子从不喜欢,到放下抵抗,去改变自己,这就是妥妥地付出。

但我们要知道,没有哪个孩子能有上帝视角,对于自身的需求和喜好,他们也是在一步步地摸清自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去陪伴,去支持,去等待答案,水落石出。

03、文化课永远是第一位

这一点,应该是国内和国外,尤其是和法国教育的显著区别。

在国内我们总是担心输在起跑线上,一切尽早,如果要学音体美,就要从小抓起。

事实上,在法国,音体美,一直到初中,都是放养的,高中之后,虽然可以做体育生或艺术生,但专业课是和文化课并列,不,应该说,文化课还是第一。

比如游泳,法国从来没有国家队的设置和概念,大家平日都有正职工作,在各自俱乐部里练习,只有在奥运会这种大型比赛里才会聚集起来。

这个问题,我曾经跟体操冠军李小鹏交流过,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一个人能达到的水平,更多的是对这件事情认识和对于自己的控制程度,眼高手低,眼都高不起来,手更不行,所以,首先是脑子,一定是脑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耗时费力地学习唱歌,并参加比赛呢?

因为通过这个比赛,让子觅懂得,什么是努力,什么是认真,什么是精益求精,什么是做到。

我的女孩,愿你一直站在光芒里

一路走来,尤其在全球比赛中,见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孩子,让她看到什么是这山要比那山高,什么是更好……所有的所有,我坚信,都会留在她少年的人生之中,变成这一辈子的财富,照亮前路。

不仅对她,甚至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世面啊!

卢子觅,妈妈为你骄傲,我们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