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个耳机重度依赖者,从高中开始就带MP3去学校听歌,以致于到现在根本就离不开耳机。每天上耳的时间都是10个小时打底的。正因为用的时间长,所以受的苦也特别的多。
这些年耳朵被夹得酸痛,耳道被胀得发痒、出街之后那个后挂跟听诊器似得,诸如此类的体验数不胜数,导致我挑耳机从最初的音质玄学变成了舒适科学,一款耳机做不到无感的佩戴,那它的音质再好、功能再强,都成了浮云。一款让你如坐针毡的耳机,根本就不上享受。
在推荐我的心头好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聊聊,为了舒适这两个字,我们最容易踩的那些坑。
一、避坑指南——舒适耳机的三大隐形杀手坑一:致命的头梁夹力和耳罩压迫这主要是头戴式耳机的痛点。头戴式耳机为了更好的降噪和稳固性,会把头梁做得特别的紧,导致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分布不均。你想要的沉浸感,变成了紧箍咒。结果就是——不到一小时,你的头顶和耳朵上方就会又酸又胀,就是平常说的压头感,对眼镜党更是灾难。
避坑指南:试戴别光听音质,要重点感受头梁的压感是不是均匀的,而不只是压在上面。自重轻、头梁弹性好的款式通常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坑二:错误的入耳式尺寸和形状这是入耳式耳机(包括真无线)最常见的舒适度问题。很多人觉得耳机戴久了胀痛,就是原装耳塞的尺寸或是材质太硬了不适合你的耳道。结果就是——耳道胀痛、发痒,甚至引发炎症。听诊器效应明显,走路时摩擦声把音乐都掩盖了。
避坑指南:首先,一定要买有不同尺寸(S/M/L)的耳塞套,找到那个既能轻柔的密封耳道、又不会随意掉落的。还有就是也可以考虑第三方的记忆海绵耳塞,它能更好地适配耳道的形状,很好的缓解压力。
坑三:材质引发的闷热和过敏无论是头戴式的蛋白皮耳罩,还是入耳式的硅胶套,劣质或不透气的材质都是闷汗、过敏的元凶。
避坑指南:关注耳机的材质。头戴式可以优选天鹅绒等面料的耳罩,透气性更好。对于硅胶套,优先选择医疗级或是亲肤液态硅胶的产品能降低过敏的风险。
那么,有没有一种设计,能从源头上规避这些坑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戴的都是开放式耳机。它就像是专门为我们敏感星人定做的“舒适睡衣”,完美解决了绝大多数问题——
它没有头梁,自然不会夹头。
它不侵入耳道,胀痛和听诊器效应不存在。
它开放的结构保证了极高的透气性,长时间佩戴也清爽如初。
当然,选的时候也要选材质柔软的、亲肤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款很完美的耳机类型,在嘈杂环境下就需要开更大的音量。但对于想要很高的佩戴舒适度、并且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我们来说,它就是“舒适”二字的终极答案。
开放式耳机推荐下面,就结合不同的细分需求,给你推荐几款在舒适度和综合体验上都表现出色的开放式耳机。
一、歌奈 GENAI GX.1一款几乎能忘却它的存在的舒适伴侣,音质和智能并重,性价比极高。
单耳才 8 克重,轻得跟没戴似的!耳挂还是亲肤的液态硅胶,还带抗菌的特性,贴在耳朵上完全不磨肉,里面用的是镍钛记忆合金的,能跟着耳型随便的弯折。运动戴着,耳机就跟长在耳朵上一样,连微调都不需要。
16.2mm 镀钛动圈搭配钛复合振膜,硬件的底子相当能打,瞬态响应快,高频的解析强,低频下潜很深,鼓点回弹利落不拖尾,贝斯的线条也清晰分明;中频人声处理得特别的自然,高频的小提琴泛音舒展柔和,听两个小时的古典乐都不会觉得累。
蓝牙 6.0 的连接稳得离谱,地铁早高峰、健身房人挤人的时候都没断过,看剧延迟是没有的。IP56 防水不是吹的,小雨淋个 20 分钟照样正常用;单耳 10 小时续航 + 充电仓 80 小时总续航,经常一充就用半小时。
智能功能是办公党的刚需,支持 56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外语发言能同步转译;语音转写,讲座、会议内容可以一键生成文档,不用再手忙脚乱的记笔记。
将轻盈做到羽翼一般,音质清晰,全天候都舒适的体验。
单耳 6.6 克,是四款耳机里面最轻的。做了 27.5° 的黄金错位夹角,耳挂既贴耳又不会压到软骨,戴着它追一下午的剧,摘下来耳朵完全没有酸胀感,连我妈这种怕闷的耳朵都能接受。
硬件材质相当用心,用了专业的5核音乐芯片,10mm 的动圈单元搭配EQ补偿技术和低音增强算法,解决了低频发飘的问题。听流行歌贝斯声扎实、有弹性,不虚浮;超强的算力让播客里主持人的语气起伏像是在耳朵画了个图;高频细腻不刺耳,歌手的嗓音还原得很有感染力。
充电盒分小钱包和鹅卵石两种,我选了整体重量只有49 克的小钱包款,精致小巧。28小时的续航会有一些不够用。语音唤醒“豆包” 就能切歌、查路线,解放双手特省心。IP54的防水日常出汗不影响,就是别戴着去雨中漫步。
为眼镜党量身打造的和谐之作,同时在开放式的声场也有很惊喜的音质。
亮面的设计,轻奢感扑面而来。耳挂是液态硅胶和柔性合金丝组合而成的,摸起来柔软、亲肤,同时还平衡了牢固性和舒适度,上耳的力度很轻但是却轻易。和眼镜的兼容性也高,戴雷朋飞行员的墨镜再挂耳机,完全不打架,防脱落指数能打个9 分。
音质上用的是五单元声学系统,18*13mm 定制大动圈很给劲,低频的性能直接翻倍。鼓点的打击感十足,中频饱满、温润,周深的海豚音不仅能上去还不失细节,没有尖锐感;中高频和器乐的分离度不错,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界限很清晰。
独立的防漏音系统,80% 以下的音量50厘米开外都听不到,图书馆开60%的音量刷视频不会打扰到其他人。还支持小米澎湃 OS 生态互联,有音频流转、音频共享、双设备连接,功能丰富。45小时的续航,日常上班、运动音乐都能持久在线。
稳固的贴合和强劲的低音,跑步能尽情的挥洒汗水。
佩戴设计得很灵活,SoftCore 的动态云弧耳挂是4 档可调节得,小中大耳型都能根据档位找到合适的角度佩戴,不用后挂也稳得很。液态硅胶的接触面亲肤,30℃的夏天室外跑个10 公里,耳朵周围完全不闷汗。但是马拉松这种超长时得佩戴得偶尔摘下来舒缓一下。
20*11.5 mm跑道型动圈单元,低频有 BassUp 增强,鼓点拳拳到肉的质感,跑步的时候听得特别带劲;中频人声清晰通亮透,哪怕是在健身房那种嘈杂的环境下,播客里的内容也能听得清楚。最绝的是空间技术和六轴传感器,实时重塑声场,像是挂了两个小音箱。
IP55 的防水防汗,运动汗水雨下都不会影响。单次续航10 小时+总续航 42 小时,快充 个10 分钟就能听 4 小时。还有翻译功能,99+的语种,翻译的速度快,准确率高,上次跑步遇到个老外,直接用耳机就能翻译,沟通障碍为零。
最后说下怎么选
想通吃运动、办公,追求戴了像没戴的舒适度和均衡清晰的音质,歌奈 GX.1 闭眼冲,AI 办公功能更是加分项;
日常使用的频率不高,喜欢超轻机身和清晰人声的,Ola Friend 的 6.6 克无感佩戴 + 精准调音简直绝了;
戴眼镜党选小米,大动圈低频够劲,哈曼调校适配所有曲风;
运动狂魔直接和声阔锁死,跑步听歌体验拉满,灵活耳挂怎么动都不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