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芯片战争升级!英伟达遭反垄断调查,中美科技博弈迎来转折点

芯片战争趋于激烈,英伟达遭受中国反垄断调查,中美科技博弈迎来转折点,当你玩手机、玩游戏时,屏幕忽然卡一下;你看视频时,画

芯片战争趋于激烈,英伟达遭受中国反垄断调查,中美科技博弈迎来转折点,

当你玩手机、玩游戏时,屏幕忽然卡一下;你看视频时,画面突然要缓冲,在这些时刻的背后,或许正开展着一场有关芯片的国际较量。

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报,称将对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这份简短却极具分量的公告,表明中美科技战已进入新阶段。

在西班牙进行贸易会谈的中美代表团期间,中国监管机构的这一决定令全球科技行业为之震动,英伟达作为AI芯片领域的头号霸主,2023财年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71亿美元,占其总收入近22%。

调查缘起:四年前收购埋下的隐患

这次调查并非毫无依据,这件事得追溯到2019年3月,彼时英伟达宣称要用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的芯片厂商迈络思。

鉴于交易金额以及在华收入等因素,此次收购需获中国反垄断机构批准,经过一年多的审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了该收购。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含:“不能阻碍或限制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上述所说的产品”、“按照公平、合理、无差别之原则持续向中国市场供应英伟达GPU加速器”这类承诺。

违约行为:搭售与歧视的指控

初步调查显示,英伟达似乎未遵守此前的承诺,具体的违规情形包含强制捆绑销售、差别对待以及技术封锁这三方面。

有指英伟达要求客户购买“GPU搭配迈络思网卡”的套餐否则便限制第三方网卡性能,使其性能降低30%。

单独采购的客户需加收30%的溢价若未履行保持技术接口开放的承诺。

因这些行为有可能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英伟达开展进一步调查,

潜在处罚:最高可达年销售额10%

依据《反垄断法》之规定若违反本法的行为情节特为严重、影响特为恶劣、造成特为严重后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按规定罚款数额的2至5倍来确定具体的罚款数额。

有分析称,英伟达或许会面临最高达20,6亿至50,15亿美元的罚款,行业测算:实际罚款大致在3%到5%的区间内,即309亿到5,15亿美元。

2024年,英伟达在中国的营收约为103亿美元,按理论来说,罚款最高可达10,3亿美元。

战略背景:中美芯片博弈的转折点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时期,开展了此次调查,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自美国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称倾销幅度超过300%。

同时商务部还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这些措施涵盖2018年以来美国依据对华301调查结果对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还有自2022年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规则、发出通知函等方式,限制向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相关产品、制造设备等。

技术现实:中国自主芯片的崛起

英伟达当下面临的难题,不仅有监管方面的调查,还由于中国市场技术需求产生了变化,有报道称,英伟达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最新人工智能芯片RTX6000D,自发布至今没什么人想要购买。

一些主要科技公司决定不进行下单购买,测试显示,这款芯片的性能不及RTX5090,RTX5090更为强大;然而由于美国的出口限制,它无法在中国市场销售。

中国已研发出与H20算力相同的自研芯片,且开始批量投入市场应用,华为昇腾910B等国产芯片已在部分场景达成替代,2023年国内AI服务器招标中,国产芯片的占比达到35%。

市场反应:短期波动与长期调整

消息公布之后,英伟达美股盘前一度下跌2,94%不过随后又出现反弹情况,市场分析认为,这或许是由于投资者认为调查可当作“谈判的筹码”。

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表示“中国是重要市场”,且承诺会始终提供优质服务,然而此次调查或许会促使中国客户加速推进采购多元化的进程。

英伟达或许得进行合规方面的调整,比如修改在华销售策略、解除硬件捆绑、开放技术接口之类的,以2021年高通的情况为参考,这类整改大概需要3到6个月。

全球影响:科技霸权格局的重构

英伟达的案例彰显了全球科技权力格局的深刻变迁,以往美国自行制定标准,其他国家唯有跟随遵守;当下中国也开始运用自身的制度工具,推动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规则体系。

今年6月,欧盟对英伟达展开类似调查,由此可见,该公司的垄断行为已引发全球瞩目,这种多元化发展,将使全球科技产业更为均衡稳定。

国际合作模式存在更深层次的变化,往昔是“中心外围”的等级合作,当下正朝着“网络化”的平等合作转变,于这个新模式之中,各国都有在某些领域成为创新引领者的可能性。

芯片竞争恰似高科技领域的一场围棋对弈,美国欲借封锁限制来阻拦中国发展,中国则凭自身创新与市场回应去突破封锁。

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从2018年的15%上升到2023年的31,4%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已然有了重大突破。

这场博弈不存在结束的一方,只有不断变化的棋局,未来全球科技的格局并非由一个中心主导,而是由多个中心构成的网络化创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