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恒等变换众多公式中,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对于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重视程度不高,这两个看似冷门但在部分题目有奇效,做题中思路也会更加多样化,本文将详细介绍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的本源以及在高考真题中的应用。
在2025年新高考1、2卷中,和差化积公式在解题可以说是一大利器,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以2025年新高考2卷的15题第(2)问为例,在三角函数式子化简中和差化积相比与常规的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方式步骤更简洁,不容易错;另一方面以2025年新高考1卷压轴题为例,在分析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时,通过和差化积公式能将导函数转为多项因子相乘,便于分析导函数正负,而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则根本无法处理这类题目,展现了和差化积公式的巨大优势。
02、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3.1--2025新高考2卷第15题
2025新高考2卷第一道解答题第2问就可以使用和差化积直接进行化简,小编也对比了和差化积公式和传统的和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的做法,总体来看,和差化积略胜一筹,不过由于这道题目本身难度较低,所以这两种方法拉不开差距。
3.2--积化和差公式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展现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中的优势,对比下面例题两种做法的复杂程度,从计算过程的繁琐程度上积化和差是一步到位,传统做法要经过很多步骤,层层化简,易错且效率低。
3.3--2025新高考1卷压轴题
2025新高考1卷压轴题第一问需要分析导函数的正负,导函数是正弦函数之差的结构,乘积的结构对于正负分析更加方便,所以考虑将三角函数差的形式转化为乘积结构,刚好对应和差化积公式:对于这个题目来说,和差化积是重要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