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曹植:七步之殇,同是兄弟为什么要为难呢?

兵书上讲“用己之长攻彼之短”是取胜之道,然而,早在一千多前,曹丕却一反常态,用“己之长攻彼之长”为弟弟曹植私人订制了一局

兵书上讲“用己之长攻彼之短”是取胜之道,然而,早在一千多前,曹丕却一反常态,用“己之长攻彼之长”为弟弟曹植私人订制了一局所谓的“死亡之题”的盛宴。

何为“死亡之题”?1难,2易错,3不好下笔。难在局限中的七步内完成,易错在比容易把握主题(必须以兄弟为题),不好下笔在虽然写兄弟,不能写他哥曹丕的不良用心吧!

很显然,曹丕这一局至今看来依然辛辣无比:如果曹植答不上来此题,面临的将是身败名裂,命归曹营。这就是曹丕别有用心利用“己长攻彼长”的原因了并不是什么赏饭与厚爱的说辞。

曹丕与曹植是同母亲兄弟,曹操与这两个儿子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人物。

然而,意外的是一首《七步诗》难倒了看客,真没有难倒曹植。在悲和痛的碰撞里,四句二十字,落笔诗成,曹植逃过劫难,《七步诗》成了曹植命途里遭受挤压下的救命稻草。

既然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曹丕为什么要那样为难弟弟呢?

如果曹操的长子曹昂还在世,这两位亲兄弟或许会相安无事,因为曹昂是曹操的第一顺序的接班人选。或者,如果曹植比曹丕平庸一点,也会好很多,可是偏偏做为弟弟的曹植才华太出众了!

曹植十多岁就可以出口成章,写字打草稿、做修改在他那里成了多余部分,甚至连曹操对曹植初露的才华都表示十分惊讶,以为他的文章是别人代写的。曹植的文采惊艳表现获取了曹操极大的好感。

曹操对曹植的好感在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日益递增,甚至有了将曹植推向接班人的打算。这波操作,直接让身居长子的曹丕,心里直泛酸,他烦恼极了。

曹植年少成名,文采斐然,一出场就是王炸牌局的他,不想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喝二两,喝二两也没有什么,王宫里有的是美酒佳酿,但是,酒虽好,太容易醉,如果说邺城的司马门是曹植的伤心地,那么无力出征营救曹仁将是他和世子之位的告别仪式。

曹丕在曹植的弱点里迅速胜出。胜出的曹丕在曹操去世后,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往昔酸水如鱼刺卡在喉咙里太久了,他要吐出来。

启示:曹植的才华得到曹操的赏识错了吗?一点都没有错,因为他想找到一个位置与才能匹配的接班人。曹丕主动争取接班人的位置错了吗?仿佛也没有错,但是,接班人只有一人,所以,亲兄弟在权力的作用下,让亲情变得不堪一击,把兄弟搞成了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