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探究人性的弱点,获取成功的捷径:认识自我的三种方法

同样的一天,一月,一年,别人为什么可以做的更多,更好,而你却只能做到很少的一点,生活总是平平无奇???然而,有一点却是毫

同样的一天,一月,一年,别人为什么可以做的更多,更好,而你却只能做到很少的一点,生活总是平平无奇???

然而,有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别人在成功的路上比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就会增加我们成功的几率,提升我们做事的效率。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卡耐基引用著名的爱尔兰戏剧家王尔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了开篇语。其内容为:“那些自称了解自己的人,都是肤浅的人。”

对于王尔德说过的这句话,卡耐基给出了肯定的态度。他说:“这的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要想完全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像有些时候,我们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却发出疑问:这是我吗?”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准确地认识自我,的确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人的品质是非常复杂的,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所遇到的事件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办法或者什么工具、标准,用来度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快速认识自我呢???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我。

针对这一难点,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介绍了三种方法,与大家分享。

这三种方法为:1、在比较中认识自我;2、从人际态度中反馈自我;3、用实际成果检验自我。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并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分析。

1、在比较中认识自我

卡耐基说:“想要了解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途径。每当我们需要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怎样’时,就很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去判定自己的位置与形象。”

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除了要不时和四周的人相比较之外, 我们还会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

其实,有关这一点,在《论语》里仁篇里,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句子,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只要我们经常和周边的人进行比较,就一定会有所得。也就是说,如果与比我们优秀的人比较,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与不如我们的人比较,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更好的标准,以此来鞭策我们做得更好。

比如,我们在逛街的时候,发现有人吵架。于是,我们会很自然地凑向近前看热闹。

此时,我们便最喜欢的,便是听身边的人讲述两人他们吵架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会对吵架的人进行褒贬,有人会觉得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吵架,实在是浪费时间,一点儿都不值得。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窃以为,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把自我置身于其中,假设我们是吵架的一方,以此来进行分析。

因为此时的我们,头脑是冷静的,更容易得出客观的评价。在往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便可以更快地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合理地解决矛盾,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能交到一个好朋友,给未来多一条路。不是吗???

2、从人际态度中反馈自我

对于这一点,卡耐基说:“一个人总是需要跟别人交往、共处的。因而别人对你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可以观测到自身的一些情况。比如某人若是被父母所钟爱,被师长所重视,被朋友所尊重和喜爱;大家都乐于和他交往,愿意和他一道工作或游戏,那就表示他一定具备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

在《旧唐书·魏徵传》记载,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其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从人际态度中反馈自我。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边总会有人对我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于这些评价,我们应该冷静处理。

对好的评价,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知道别人这样说的到底是不是实际的我;而对于不好的评价,我们也不要生气,而是从中找到我们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以求在未来做最好的自己。

3、用实际成果检验自我

这一点,其实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一种应用。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底那实际成果,来检验我们自己的言行,在总结中前进。

对此,聪明的你,一定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本文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获得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