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前,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落下帷幕,64岁的高市早苗胜出。按照日媒的估计,预计在10月15日的国会首相提名选举中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而作为一个早就高调表现自我政治立场的日本极右翼标杆之一,高市早苗的上台,也代表着在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极右翼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
可能有些朋友还不太清楚,高市早苗作为安倍当年的内阁成员。内外政策几乎完全继承了安倍那一套逻辑。主张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否认历史,积极干预台海,重走军国路线。但有一说一,以日本当下的局面,高市的上台,未必就如不少日本极右翼幻想中的那样,反而会在现实面前,撞的粉身碎骨。一定程度上来说,高市更像是石破茂的“背锅侠”“接盘侠”。好事者,已经在网上“开盘”,赌一赌这位极右翼的“标杆人物”,要多久就会下台了。
最显眼一点,高市早苗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日本经济目前面临财政和货币政策两难、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以及美国加征关税等多重困境。但尴尬的是,在财政政策上,高市与刚刚辞职的石破茂鲜明对立。石破茂认为“安倍经济学”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贫富差距拉大,因而将政策重心从“增长”转移到“分配”。但高市作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人,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竟提出要让日本经济规模在10年内翻倍。这种增长至上的理念意味着减税、经济刺激和政府投资。
这个逻辑放在20年前的日本,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然而,当下的日本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50%,位居全球前列,若继续财政扩张甚至增发国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而高市在竞选时坚持拒绝加息,放任通货膨胀的想法,更是让日本国内不少经济学家头疼不已。而让石破茂选择跑路的最致命一点,就是日美关系,或者说,是特朗普主导下的日美关系。今年7月,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包括汽车在内的几乎所有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作为让步条件,日本还被迫选择了和美国签“投资协议”,未来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然而,本就面临债务危机的日本财政,又如何掏的出这5500亿美元。而现在,想来想去,没想出来这5500亿要从哪弄的石破茂跑了。换了一个脑子不怎么清醒的极右翼上台,一边喊着要修复美日关系,一边叫嚣要扩张军事、加大军费预算。接下来,日本财政的“乐子”恐怕会有不少。“精彩”的还在后头。掏不出钱给美国,特朗普要如何报复?省下钱满足了美国,军工又没钱了,日本的极右翼势力又要如何处理这个出尔反尔的“叛徒”。
很大程度上来说,消灭极右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极右翼上台,让现实“教做人”。高市早苗的胜出,恰似一副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这位新领导人表示将“抛开所谓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不断工作”。但她面临的是自民党“朝小野大”、国内民生凋敝、外交关系复杂等多重挑战,执政之路绝不会平坦。甚至不乏有好事者,已经在网上“开盘”,赌一赌这位极右翼的“标杆人物”,要多久就会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