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作为19世纪最出色的军事天才,拿破仑的一生只输过两次战役。可谓是不输则已,一输则惊人。这两次战役对他的军事生涯都是致命的

作为19世纪最出色的军事天才,拿破仑的一生只输过两次战役。可谓是不输则已,一输则惊人。这两次战役对他的军事生涯都是致命的打击。莱比锡战役的失败,让拿破仑被囚厄尔巴岛;而滑铁卢的惨败,则是让拿破仑被囚于圣赫拿岛直至生命的终结。那天才一世的拿破仑,又为何会遭遇滑铁卢之败呢?

我让人们和继续让人们相信我是和奥地利皇帝——我的岳父配合行动的,人们到处传说皇后和罗马王正在路上,很快就要到达。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没有的,是我一 个人单独面向整个欧洲。 这就是我现在的处境。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巴黎,重新夺回了这里的控制权。但是今时已非往日,拿破仑再也没有了当年那么多的拥戴者。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立马组织的第七次反法联盟,他们拒绝了拿破仑的和谈条件。

现在就连他的岳父奥地利亲王也不站在他这一边。纳布尔人也深知自己的处境,现在的他只能独自一人面对整个欧洲。这就是他当时的处境。昔日高高在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王再也回不去了。

当时法国的财政也极不乐观,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拿破仑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虽然拿破仑取得了一系列的战争胜利,也获得了不少的经济补偿。但是他要面对的是整个欧洲,长此以往,终将消耗殆尽。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看似辉煌的背后其实早已千疮百孔,而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摧毁的。

人才匮乏也是拿破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圣西尔、麦克唐纳、乌迪诺、维克托、马尔蒙等,这些作战丰富的元帅们,他们这次选择了效忠路易十八。马塞纳、蒙塞年纪老迈,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的战争。贝尔蒂埃,作为拿破仑最为倚重的参谋长,已经厌倦了战争,而选择了隐居。拿破仑手下现在最有能力的元帅——达武,需要留下来坐守巴黎。能上战场的仅剩苏尔特,内伊,布律纳,格鲁希等人。仅剩的这几名元帅也各有各的不足,内伊勇猛无畏但却缺乏一些战术素养;格鲁希元帅可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但是作为一名元帅来说,缺乏足够的洞察力。无法准确的观察战场上的局势。曾经那豪华的战斗兵团已不复存在。

当然拿破仑要为这次的失败买单。他是一个极致的英雄主义者,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极致的英雄主义者,让他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而这自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战斗,建立起了空前强大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但是过分的自信则是变成了自负,他已经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他已经不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拿破仑说道:“威灵顿没什么了不起,英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用不着吃一顿早餐的时间就可以干掉他。”曾经的“自信”这次没有能够再次帮助他,而是将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正是这过分自信,让他忽视了对威灵顿的阵地做周密的观察。 法英两军对峙,中间是一片很浅的洼地,所以看起来作为防守一方的威灵顿似乎无险可守。只有左翼看起来比较牢靠一些,左翼那边的山坡比较陡峭,前面还有沼泽、灌木林和一些小村庄作为掩护。但是在山冈的背后还有一条低陷的山路,没有仔细观察的话,很容易忽略。而威灵顿正是利用了这处的地形,将自己的后备部队隐藏在那里。由于拿破仑的疏忽,结果最后惨遭这里的预备部队给予了沉重打击。曾经的拿破仑对于地形是何等的重视,而如今的他却犯了这低等错误;曾经的雄狮,也为自己的自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正当拿破仑和威灵顿激战时,布吕歇尔已经率他的大军前来支援,拿破仑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到来。还为自己略胜威廉顿一筹而沾沾自喜。他对这场战斗的胜利满怀信心,认为没过多久就可以将威灵顿斩于马下。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让他对当前的局势产生了极大错误的估计。

而且拿破仑相信格鲁希会及时赶来支援,所以他出动老、中近卫军,想要一举突破威灵顿战线。可是结果并非如他所料,曾经的军事天才,在这场战斗中犯下了太多的错误。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判断,让这个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吃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败仗。

拿破仑在前往圣赫拿岛途中也是这样对科伯恩解释其行:他当时仍相信格鲁希会赶来,所以普军的行动并没有使他感到不安,他认为自己在那场战斗中已经占上风。

而且拿破仑还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客观规律:由于过去十几年一直都是胜利的一方,而这些胜利已经蒙蔽了拿破仑的双眼。他变得固执、刚愎自用,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的他。然而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你还在沉浸于过去的辉煌之时,此时的联军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任你蹂躏的联军了。

在被你蹂躏,被你摧残的那些日子里,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这也成为了联军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年反法联军积极吸取拿破仑的军队优势,认真研究拿破仑的指挥特点,也逐渐的适应了拿破仑“灵活机动“的打法。

而威灵顿、布吕歇尔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们也已经成长为了优秀的军事指挥家。林尼会战失败后,虽然遭遇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但是布吕歇尔仍旧保持着清晰冷静的头脑,他与威灵顿保持着联络,最后布吕歇尔决定用少量兵力引诱并牵制格鲁西,以延缓他对拿破仑的增援,他自己则率领大部队,前往滑铁卢,最后与威灵顿会合,双面夹击拿破仑,一举将其歼灭的策略。

威灵顿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只要他能够顶住拿破仑的进攻,等待布吕歇尔的驰援即可。在6月18日下午7时,圣拉埃农庄被法军攻占,紧逼威灵顿前沿阵地,而他们的后防却无人把守。面对法军的步步紧逼,威灵顿并没有慌乱。他纵马带领留作后备的不伦瑞克军开到危急地方,让肯尼迪将军纠集阿尔顿师的残部,并从左翼调来德意志部队,范德勒尔和维维安骑兵从右翼转移过来以稳住中央阵地。在威灵顿的出色指挥之下,他们顶住了拿破仑的进攻。

没过多久,内伊发动第二次进攻。法军在内衣的率领之下,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冲锋。他们就像海中的怒涛一样咆哮而来,想要一举摧毁位威灵顿的阵地。然而纵使法军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威灵顿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阵地岿然不动。正如主席的那句名言一样“纵使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次拿破仑也彻底绝望了,因为在他过往军事生涯之中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