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邮友私信发了几张自己买到的邮票,想让我帮忙鉴定一下是否为真邮票,先说答案:邮友所发照片上的邮票全部都是假的。
先来看一眼假的依据是什么,2001年“高鼻羚羊”邮票发行时仅有一种版式,为套票版张,也就是说一整版只包含1枚“高鼻羚羊”邮票,所以相同的几枚“高鼻羚羊”连在一起的版式一定为假邮票。
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2016年的“亚洲邮展”上,这套邮票发行时仅有一种小型张,邮友的图片上是两枚小型张内芯连在一起的版式,而正式发行的邮票中没有这种规格,所以说即使不用看细节,也能确定这两套为假邮票。
这种一眼假的判断方式虽然快捷,却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客观上是沾了造假者“懒”的漏洞,若是造假者直接撕开,此种方法也就失效了。
接下来观察一下其它不同,先来看贺卡专用邮票3元的“背包客”。
真假邮票放在一起时,还是比较容易发现哪枚是假邮票的。
放大时假邮票蓝色背景网点非常粗糙,真邮票采用影写版印刷,即使空心网点不是很明显,可每个汉字都能看出是由黑色圆形点组成,边缘处会呈现自然的波浪,假邮票则横平竖直,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其次在邮票细节上,两者完全没有同等的清晰度,虽然真邮票也能看到网点,但假邮票的网点为圆形且稀疏,真邮票则为菱形点,其中人物脸部部分菱形网点内还能看到影写版特征的空心效果,从这个细节上也能证明假邮票采用的是胶版印刷。
还有一种比较准确的判断方法就是邮票暗记,真邮票在石头上有缩微字母“LY”,而假邮票至今无法复刻缩微文字,加上本身印刷精度不够,所以假邮票上根本看不到暗记。
其实对于胶版邮票来说,最直接的观察就是肉眼可见的“铜钱”纹路,这是民间印刷机中最常见的特征,而影写版邮票上是绝对不会出现此特征的。
再来看“高鼻羚羊”,由于画面较为简单,真假邮票放在一起时其实区别并不明显。
而放大后就可以看到假邮票和“背包客”存在相同的问题了,那就是胶版印刷时没有影写版的空心网点特征,这种特征在颜色较浅处和文字处比较明显。
放大票名时可以看到真邮票显得有些“模糊”,这就是影写版的空心圆点造成的效果。
其次,由于造假者是先扫描真邮票再印刷的假邮票,所以即使胶版印刷机的精度足够高,也会在扫描和打印两个过程中造成细节丢失,如较大只的“高鼻羚羊”,真邮票上的瞳孔为椭圆形,假邮票不但印扁了,还和眼眶连在了一起。
至于邮友所说的“荧光码”防伪,如今早已不是分辨真假邮票的有效办法,但拥有绚丽荧光效果的邮票还是很难造假的,因为造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成本,所以造假者一定会选择高面值、小尺寸且设计简单的邮票,如“保护动物第二组”,白色的背景加上几只简单的动物,如果不是拥有影写版特征,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真假。
假邮票如今大量被用于寄包裹,40元100枚的6元邮票在消费者看来真的太有诱惑力了,尤其是一些想要降低成本的商家。所以即使掌握分辨技巧,又有多少人能够经得起低价邮费的诱惑,何况很多邮政营业员并不能准确判断假邮票,只要能用出去,又有多少人还会坚持这份执着?别人一折邮费,自己五折邮费,就是在利益面前考验人性,不用想也是注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