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诏书一下,统治中国268年的清朝就算画上句号了。那会儿的中国,各地军阀手里都攥着枪杆子,今儿你打过来,明儿我打过去,社会乱得没个章法。
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怕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国家,会跟欧洲似的,最后拆得七零八落。
可历史偏不按这剧本走,中国不但没散架,反倒在一堆磨难里熬了过来,慢慢朝着统一和强大走。这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呢?
先瞅瞅欧洲,说起来它那历史,好像就没真正统一过。早年间罗马帝国的时候,就因为内部闹矛盾、外面受欺负,公元395年分成了东、西两个罗马帝国。
西罗马没了之后,欧洲就掉进封建割据的窝里,大小王国、公国、城邦满地都是,各过各的日子。
后来弄出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看着像个帝国,其实就是个松散的联盟,里头的邦国各自说了算,皇帝压根管不动,到1806年也就散伙了。
从地理上看,欧洲山多河密,把整块大陆切得一块一块的,彼此间不怎么通,这就给分裂攒了天然条件。文化上更别提了,各国语言不一样,文字不一样,连信的教都差老远,想拧成一股绳太难。政治上呢,欧洲常年好几个国家并立,你防着我,我盯着你,没哪个国家能强到把所有人压服,也就难怪分裂成了常事儿。
中国跟欧洲比,统一的老底子厚多了,这得从秦始皇说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把六国扫平后,干了好些影响千百年的事:“车同轨”让全国的车子能在一条道上跑,“书同文”让大家写一样的字,“统一度量衡”让做生意算账没了麻烦。
这些事拆了各地的隔阂,文化、经济慢慢融到一块儿,在中国人心里种下个念头:国家就该是统一的,分裂才不正常。
后来的历史里,中国也有过分裂的时候,像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打得不可开交,但乱一阵子后,总会有人站出来把国家重新合到一块儿。就算分裂的时候,那些带兵的、掌权的,也都把统一当目标,没人觉得就该这么分着过。所以到清朝灭亡时,大家心里还是认这个理:国家必须统一,分裂对谁都没好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年那场仗打输了,中国一下子被逼到悬崖边,列强跟饿狼似的,在中国划了一块又一块势力范围,就想把这块肥肉分了。可他们越欺负人,中国人心里那股劲越被激出来:不能就这么任人宰割!
好多有血性的人醒过来了,他们明白,单靠自己不行,得所有人抱成一团,才能把外人赶出去,保住这个国家。孙中山先生说的“五族共和”,就是说汉、满、蒙、回、藏,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这想法把大家的心聚到一块儿,劲儿往一处使。
这时候,谁要是想把国家拆了,那就是跟所有人作对,肯定站不住脚。
清朝没了之后,各地军阀确实闹腾得厉害,手里有兵就想自己说了算,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打过去,老百姓遭了不少罪。但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军阀再横,也没谁敢说“我要把这块地方分出去,自己建个国家”。他们争来斗去,说到底还是想抢中央的权力,想当整个中国的头,不是要把中国拆成一小块一小块。
不管是直系、皖系还是奉系,心里打的都是同一个算盘:我要掌全国的权,不是守着自己的小地盘过一辈子。这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来,统一的念头在那时候的人心里扎得多深,就算争权夺利,也得打着“统一”的旗号,没人敢公开说要分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