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让蛋白尿“瑟瑟发抖”的4种药物,早吃上它们不怕激素停不了

要说肾病领域里哪一类肾病比较好治,且能实现临床的“治愈”?仅仅有单纯蛋白尿,水肿的是属于这一类。蛋白尿其实不是肾病最难搞

要说肾病领域里哪一类肾病比较好治,且能实现临床的“治愈”?仅仅有单纯蛋白尿,水肿的是属于这一类。蛋白尿其实不是肾病最难搞的一个症状,只是看起来比较难缠。

这是因为蛋白尿流失的病因比较明确,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导致的血浆蛋白的出逃。细分造成基底膜损伤的原因,原发性肾病多数是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不断攻击肾细胞导致的,而继发性肾病多数是血液循环差,加剧了肾细胞缺血缺氧的情况,致使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纤维化发展,蛋白趁机漏出。

原因明确了,治疗起来也就比较简单了。

针对尿蛋白的治疗,如今既有传统的治疗方案,又有新型药物方案的冲击,可选择性非常多。

新药新方案的出现虽然说对传统类方案有一定冲击,但更多的是解决老方案的一些问题,比如副作用多,用药持久,减停药是反复等等。

相比于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方案,新型药物出现能更进一步的压制蛋白尿流失,也更有助于减停激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激素逐渐退出生活!

下面这4类药,越早用不仅对降蛋白有益,同时有助于修复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

一、rasi阻断剂(代表药普利类和沙坦类)

这类药物对于肾病降蛋白来说基本上没有病理的限制,原发性肾病能用,继发性肾病更可用。简单来说,就是你有蛋白尿就可以用。主要是对肾功能损伤情况有一定限制,肌酐超过265的要慎重用,但也不是不能用。

普利类和沙坦类,它俩最大的能能耐就是可以控制肾脏内压,减轻肾脏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避免破损,进而阻止蛋白的持续流失。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来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只能控制免疫炎症,但不能修补受损肾小球,因此联合起来用,降蛋白效果会更好。

尤其是对iga肾病,膜性肾病,这些多发且典型的类型,部分患者可能因蛋白流失还会出现血压高,更应该早点联合这类药物,避免蛋白尿损伤肾功能之前用,对降低尿毒症风险也十分有益。

二、SGLT2抑制剂(代表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原本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一类新型药,不过问世没几年就被挖掘出降蛋白,护肾的作用。当初应该也是奔着治疗糖尿病肾病来研究开发的,毕竟糖肾确实是引起尿毒症的第一大类肾病,急需更有效的延缓肾衰竭护肾药。

其中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这也药物,更多的已经应于除了糖尿病肾病之外的伴有蛋白的患者,比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等等,应用反而越来越广。

此外相比于传统激素类药物,还有沙坦类药物,还有一个作用更深的人心,就是可以保护心肾,提升肾小球滤过率,这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以及心脏功能不好的肾病患者多了备选。且肾小球滤过率在20以上的都可以用,比沙坦类应用反而更广。不管你肌酐是400 还是600只要滤过率在20以上就可以早点去用。帮助缓解激素长期依赖的烦恼。

三、生物制剂(代表利妥昔单抗泰它西普)

这类药物的应运而生,确实给很大一部分蛋白尿患者打来了生机,甚至可以成为停“激素”力气,甚至部分患者应用一段时间后实现了全停药。

相比于传统方案及上面两类药物,生物制剂的优质是可以靶向治疗,目标更精准,所以对于反应效果好的患者来说,治疗后的结果会更好。比如以iga肾病为例,如今典型的生物制剂包括利妥昔单抗、泰它西普,主要通过减少致病性物质iga合成和阻断补体激活,来根本抑制炎症的攻击。能更深入的去从发病病因去入手,解决问题,保留的效果会更稳定,不容易形成依赖。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反应效果不同,可能有些患者不适合,还有一部分药物虽然用于临床,但是仍然在进行3、4期甚至5、6的实验,不断探究发掘更多作用,所以大家用药后也不要太着急,一般在4-6周是阶段。部分人可能需要长期用。维持效果会更好。

四、中医药的系统调理(辨证内服加外治)

如今中医药在肾病尿蛋白的治疗上也已成规模,重点思路在于调理患者自身免疫损伤,让身体变得更强大起来,炎症自然不敢放肆。但相对来说调理时间偏长,一个月是重要节点。

很多患者都了解中医口服药辩证的治疗,比如以黄芪,党参,丹参,枸杞等典型改善脾肾药物为主的方案,去滋阴补阳,避免蛋白流失,但忽略了外治方案的配合。包括三氧疗法,足浴,药浴,督灸等,能更更有效提升内服药护肾降蛋白效果,同时起到疏通血液循环,纠正肾小球硬化的作用。让原本一个月起效的结果,提到到2-3周。且长期的调理作用是不可比拟的。

如果能更好的利用这四类药物,多数患者激素减停药会更容易。当然需要综合病情多方面来考虑衡量用哪类药,更适合自己的病情的结果会更好,而不仅仅是哪类药好用用哪类,拿不准就积极找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