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如此经历,在梦中的一切如此的真实,甚至比现实之中的色彩更加饱和强烈,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他观察到的梦中场景清晰度超越现实几十倍,感官冲击力更强。
但前提是,你在梦中要有主管意识,否则再多的感受也如雪花般瞬间即逝,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事迹,但我下面说的属于自己的个人经历,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感同身受。
我曾经在梦中,用主观意识观测过皑皑白雪的山峰,而且是自我引导的,那种壮严感有种很不一般的震撼感,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我告诉自己,要看清楚眼前的一切,等醒来后及时记下来,当时我是很惊讶的,因为我知道现实之中身体正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眼睛紧闭,可我却能看到眼前这么一幕壮观的场景,就像是大脑播放的幻灯片。
曾经有研究表明,眼睛是一种感官通道,实际观测到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剩下的工作都是由大脑帮忙完成,比如现实之中的逻辑性,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个比重就不知道了。
或许,百分之八十的现实场景都是大脑的一己之力?又或者把他们颠倒过来,眼睛可以摄取百分之八十的信息,可大脑只能解码百分之二十,其实前后两种结论都差不多,因为大脑都是作为输出端,少即是多,多即是少,他说了算,哪怕百分之二十也可当做百分之百,人体上下根本就没有反抗大脑霸权主义的部分,就像世界上决定一切的就那一小撮人,少但能量巨大。
我们试着用理论思维来解析下现实是梦境,要知道我们的所有感官都是有延时的,在你意识到后,其实现实中已经发生了,比如被烫到,哪怕你及时缩手,但皮肤上的伤害已经定型了,听到的声音传播到大脑之中需要时间,自身的反应也是有延时的,所以我们永远都处在过去了的时间维度里。
换个角度来说,时光如烟花般易逝,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会重来,只能存在与我们对过去的思考之中,那和做梦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今天你和朋友吃饭喜笑颜开,心情大好,再回忆起来已经昨是今非了,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够发现,其中有一个漏洞,物质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让我们用辩证的思想从这个维度思考一下,昨天过去不假,但绝非梦境,因为我吃饱了饭,在梦中可做不到这样。
其实精神层面带给我们的掌控更是无以复加的,物质不可能被否定,但两者的比例长期失衡,精神占比百分之九十,物质是百分之十,你说的吃饱饭,穿暖衣都在这百分之十里面,所以不能完全否定物质带给我们最现实的影响,但等到你精神足够强大后又能转化这百分之十,佛学的中道思维主张的是不要夸大物质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更不要小瞧精神的创造力。
上面说的过去是假象,那么未来更是如此,还未发生的那不就是和梦境一模一样,过分担忧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是大脑错误的提前预判,当我们过度把精力用在这方面后,就缺少了全心全意处在当下的力量,据目前所知,全然处在当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的注意力被过去和未来带走,所以每个人都在大脑的梦境幻觉里,更不要说连当下也是需要解构的了。
汉语字典中对“梦”的定义是什么,是人们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包括一系列图像、情感和想法,是不是跟你现在的觉知很像,只是我们属于在“清醒”之中的,这里需要加个引号,因为你以为的清醒有可能并不清醒,要知道折磨我们的是什么,永远是大脑之中的一系列想法,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可能就没有关对于还未发生之事的担忧,有可能他们才是最正常的,转个头来,看一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总想那些有的没的,容易神经错乱的事,导致行动了减弱,当你害怕未来的时候就不会行动了,这种感觉值得为之思考。
当下时间过的越来越快,无论快乐还是悲伤,根本就留不下空间容我们去细细琢磨,转眼几个春夏秋冬就过去了,尤其现在节奏那么快,今天哭的撕心裂肺,能记住你在这个时间节点,正处于什么状态的只有你自己,其中人力不能及的因素太多了,首先不能倒转时间,然后也不能控制任何人事物,归根结底发生在我们脑中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物来说,我觉得最高的觉悟与操守就是让一切在心上如雁过不留痕,你一天不思考还能活,可是不行动不吃饭,就饿的不行,老是想着吃什么,不对自己胃口的又烦躁,人生真是好不痛快。
把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恐惧,全部放下,我觉得宗教中把这样的人叫做佛,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毕竟99.9%的人都不能完全做到我说的这些,我们是基因的奴隶,他可不愿意我们成佛,试想,这个世界如果人人成佛,我估计人类延续不了太久,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我说的跟繁殖后代没关系,真正的佛也可以生育,我说的是社会不可能欣欣向荣,不受七情六欲控制的人,什么结果都有可能发生,这个位面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