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产CPU,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ARM或龙芯,但鲜为人知的是,国内有两家采用X86指令集的芯片厂商——海光和兆芯,它们正凭实力在PC和服务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海光CPU的X86授权来自AMD,兆芯则源自VIA(威盛)。选择X86指令集的关键优势在于能完美兼容Windows系统。要知道,在PC领域,Windows的生态系统成熟度无人能及,这对依赖生态的PC产业至关重要。
目前,两家厂商发展势头迅猛。海光CPU凭借强劲性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达54.64亿元,全年突破百亿几乎板上钉钉。
而兆芯近期推出的KX-5000系列服务器CPU更引发关注——这款采用芯粒设计的芯片拥有96个物理核心,通过中央大型I/O芯片与周边12颗8核计算芯片互联实现。每个核心配备32MB三级缓存,整颗芯片三级缓存总量高达384MB,堪称旗舰级配置。
更令人瞩目的是,KX-5000支持四路互联,单块主板最多可集成4颗该芯片,总核心数高达384个,性能潜力巨大。虽然具体性能未知,但外界推测其已接近AMD霄龙9004系列水平,追赶头部厂商指日可待。
有趣的是,KX-5000的插槽设计完全兼容AMD霄龙Genoa、Bergamo系列,意味着用户可直接替换AMD芯片而无需改造主板。这一设计意图明显——兆芯正以平替姿态进军市场,用相同架构、相同规格、相同插槽的X86芯片提供竞争方案。
当然,与Intel、AMD相比,国产X86 CPU在高端市场仍有提升空间。但正如所有芯片厂商的成长路径,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积累。海光与兆芯用实际出货量和技术突破证明:在生态为王的PC领域,通过X86指令集切入并逐步向高端渗透,是可行且有效的战略。
当国产X86芯片既能满足基本性能需求,又能无缝融入现有系统环境时,其市场潜力将真正释放。这条路上,海光与兆芯已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值得期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