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传位都是传长不传贤?

因为贤没有标准。德行好是不是贤?仁孝是不是贤?有才华是不是贤?军事奇才是不是贤?善于处理政务是不是贤?如果有多个皇子,大

因为贤没有标准。

德行好是不是贤?仁孝是不是贤?有才华是不是贤?军事奇才是不是贤?善于处理政务是不是贤?

如果有多个皇子,大皇子仁孝,二皇子德行高,三皇子有才华,四皇子是个军事奇才,五皇子政务水平高,那该立谁?

又或者大皇子德才兼备,二皇子才德俱佳,三四五皇子也不遑多让,又该立谁?

而且,所谓的贤也是可以装出来的,德行可以装,仁孝可以装,才华可以装,军事奇才也可以装,没有是不能伪装的,只要你能笼络一批党羽,这些党羽能把你美化成古今第一圣人。

贤没有标准,又能伪装,所以贤最不靠谱。

唯有“长”是客观存在的,谁是长子都有谱牒记录,一分都造不得假,而嫡长子就更是客观存在,长子还有可能出现两个妃子同一天同一刻分娩的极端情况,嫡长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皇后只有一个。

立嫡立长是古代历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一个真理,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基石,故而太子是国之根本。

废嫡立庶自然就成了取乱之道,多个王朝因废嫡立庶导致王朝动荡。

秦始皇立储犹犹豫豫,将皇长子扶苏发配到长城锻炼,带小儿子胡亥出巡,结果就让胡亥钻了空子,矫诏赐死扶苏后登基,没多久就灭亡了秦朝。

刘邦想废嫡立庶,得罪了吕后,吕后上位后不仅诛杀了戚夫人和刘邦的多个儿子,还大封诸吕为王,差点颠覆了汉朝国祚。

杨坚废嫡长子杨勇立庶子杨广,杨广好大喜功,在国祚不稳的情况下大兴土木,征讨高句丽,结果激起民变,各路军阀纷纷割据自立,隋朝也亡于内乱。

李世民想废嫡立庶,结果逼反了太子李承乾,差一点再一次上演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将有能力的儿子废的废,杀的杀,就剩下了一个年弱的李治,结果就导致了武后乱唐事件。

康熙两废太子,让诸位皇子蠢蠢欲动,九子夺嫡事件直接将历代王朝太子之争推向了高潮。得亏康熙一朝基本盘够稳,才没出现像其他朝代一样国祚被颠覆的情况。

强如秦始皇、刘邦、杨坚、李世民、康熙这些帝王都搞不定废嫡立庶的问题,其他那些平庸的帝王就更不可能搞定。

明神宗万历想废长子朱常洛立庶子朱常洵,结果导致了朝臣的激烈反抗,掀起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干脆摆烂,三十年不上朝。朱常洛虽被立为太子,但继位不足一月就去世,将大明社稷交给了文盲朱由校,朱由校之所以是文盲,也是因为当年他老爹朱常洛不受待见导致的。大明新君一代不如一代,当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交到崇祯手里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立嫡以长不以贤,是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真理,是传统,是规则,是制度。

当一个帝王的能力不足以安排三代以后的事情时,尊重传统,尊重规则,尊重制度,才是最优解。

评论列表

Rasiel
Rasiel 2
2025-10-07 01:03
小编连啥是嫡长庶子都分不清楚好意思写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