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华严寺:大同古城的“辽金艺术宝匣”,一本“解码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立体典籍

站在大同古城西隅,穿过青砖灰瓦的老街,一座红墙金瓦的古寺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斗拱间,“华严寺”三字匾额庄重肃穆,檐

站在大同古城西隅,穿过青砖灰瓦的老街,一座红墙金瓦的古寺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斗拱间,“华严寺”三字匾额庄重肃穆,檐角铜铃轻摇,似在诉说辽金王朝的宗教盛景。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辽金佛教寺院之一,华严寺不仅是大同“佛都”地位的核心坐标,更以“辽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保存着中国古建筑、雕塑、壁画、藏经的巅峰之作。

近日,记者联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专家、大同市文旅局文史顾问及资深文博爱好者,从“辽金密码”到“建筑之美”,为您解锁这座“藏在古城里的辽金艺术殿堂”。

导语:华严寺,为何是“辽金佛教的第一教科书”?

“华严寺的价值,在于它完整保留了辽金时期佛教寺院的‘活态样本’。”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任毅敏介绍,华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辽代因“华严宗”兴盛更名为“大华严寺”,金代扩建后形成“上寺下寺”格局——上寺以大雄宝殿为核心,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重点,两寺共占地6.6万平方米,是中国仅存的辽金时期“双主殿”寺院格局。

更珍贵的是,寺内保存了大雄宝殿(辽金)、薄伽教藏殿(金代)、华严宝塔(明代)等7座古建筑,以及辽代彩塑、金代壁画、明代经藏等4万余件文物,被文保界称为“辽金艺术的活字典”。

站在上寺广场仰望大雄宝殿,15米高的单檐庑殿顶如大鹏展翅,殿内“五方佛”与24尊协侍菩萨在蒲团上方端而坐——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辽金王朝“以佛治心”的信仰史诗。

第一幕:核心看点——从“辽金巨构”到“艺术孤品”,读懂华严寺的“立体史书”

华严寺的魅力,在于它“建筑即文物,细节皆故事”的沉浸感。记者实测梳理出四大必体验:

看点1:大雄宝殿——“中国辽金第一殿”

作为华严寺上寺的核心,大雄宝殿是现存最大的辽金单檐庑殿顶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1559平方米),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建筑细节:殿顶琉璃鸱吻高4.5米,为金代原物,造型雄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琉璃鸱吻;殿内梁架采用“减柱造”工艺,仅留12根立柱,却支撑起15米高的穹顶,展现辽金工匠的力学智慧;

造像艺术:殿内供奉“五方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四智如来分坐东南西北),每尊佛高6米,结跏趺坐于须弥座,衣纹流畅如“曹衣出水”;24尊协侍菩萨手持法器,其中一尊“合掌菩萨”嘴角微扬,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

“大雄宝殿的斗拱用材硕大,是典型的辽代风格。”任毅敏指着殿内一根直径80厘米的木柱说,“辽人尚武,建筑亦显雄浑,这在全国寺院中独树一帜。”

看点2:薄伽教藏殿——“东方维纳斯的诞生地”

下寺的薄伽教藏殿是金代佛教经藏殿的典范(面阔5间,进深4间),因殿内保存辽代彩塑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的巅峰”。

彩塑群像:殿内31尊辽代彩塑,以“三世诸佛”“十大弟子”“二天王”为主题,其中“胁侍菩萨”最负盛名——她们或手持经卷、或托净瓶,体态丰腴,衣纹贴体,其中一尊“合掌露齿菩萨”嘴角上扬、露齿微笑,被史学家郑振铎称为“东方维纳斯”;

经藏奇观:殿内后壁立有38间“天宫楼阁”木构模型,高3米,雕刻精细,模拟佛经中“忉利天宫”的场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立体藏经柜”,被梁思成赞为“海内孤品”。

“这些彩塑的面部表情、衣饰纹样,保留了辽代契丹族的审美特征。”大同市文旅局文史顾问李建明说,“比如菩萨的发髻、璎珞,既有汉传佛教的庄严,又有北方民族的豪放。”

看点3:华严宝塔——“地宫藏珍”的明代地标

华严宝塔是寺内最高建筑(高43.5米),为明代重建的八角攒尖顶砖塔,其最震撼处在于地下“千佛地宫”:

地宫结构:塔心下挖3米,以100吨纯铜铸造地宫,墙面镶嵌9999尊鎏金小佛,中心供奉高1米的“毗卢遮那佛”,金光璀璨;

登塔体验:登顶可俯瞰大同古城全景——北望古城墙、南眺御河,西看善化寺,东见九龙壁,四季景色各异(春有杏花、秋有层林)。

“宝塔地宫的铜铸工艺代表了明代山西冶金技术的最高水平。”任毅敏介绍,“9999尊小佛每尊面部表情不同,连衣纹褶皱都清晰可辨,是微雕艺术的奇迹。”

看点4:壁画与碑刻——“无声的历史课”

寺内还藏着两大“隐性宝藏”:

大雄宝殿壁画:殿内四壁绘有明代佛教故事壁画(面积约800平方米),题材包括“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十六罗汉朝普贤”,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是研究明代宗教艺术的实物;

金碑《大金国山西大同府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记》:立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详述薄伽教藏殿的建造背景与辽金佛教兴衰,是研究寺院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幕:深度玩法——从“看建筑”到“懂辽金”,解锁N种文化沉浸体验

华严寺的游览,不止于拍照。结合文保专家建议与游客需求,整理三大深度玩法:

玩法1:“辽金建筑课堂”,亲手拆解“减柱造”奥秘

景区提供古建科普课(60元/场,可拼团),由持证古建导师带领:

模型搭建:用木片、榫卯零件复刻大雄宝殿“减柱造”梁架,直观感受辽金建筑的“省工巧思”;

斗拱解密:通过3D打印的斗拱构件,学习“偷心造”“计心造”的区别,理解辽金与宋代建筑的差异;

彩塑临摹:提供辽代彩塑线稿与矿物颜料,游客可亲手临摹“合掌菩萨”的衣纹或“胁侍菩萨”的璎珞。

玩法2:“壁画修复体验”,触摸“时间的温度”

与大同市文物修复中心合作,推出壁画微修复体验(120元/人):

工具认知:学习使用壁画修复刀、矿物颜料、胶矾水等专业工具;

局部修补:在仿旧壁画板上,尝试修补“脱落的衣纹”或“褪色的莲花”,感受文物修复的耐心与细致;

修复师对话:听一线修复师讲述“如何让700年前的颜料重新发光”,了解壁画保护的前沿技术。

玩法3:联动“大同古城”,一次打卡“辽金文化圈”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核心区,可规划“寺院+城墙+博物馆”一日线:

上午:华严寺深度游(建议4小时,重点看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宝塔地宫);

中午:品尝大同“辽金风味”——推荐“凤临阁百花烧麦”(羊肉馅配胡萝卜汁,形似牡丹)、“大同刀削面”(手削劲道,浇卤用羊肉臊子);

下午:逛古城:

登大同古城墙(明代夯土,可骑行俯瞰古城);

参观大同市博物馆(陈列辽金文物,如“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辽代三彩鸳鸯壶”);

打卡九龙壁(明代琉璃照壁,比北京故宫九龙壁早300年)。

第三幕:实用贴士——高效打卡与避坑指南开放信息

时间:全年开放,8:30-17:30(17:00停止入场);

门票:全价票50元(含上寺、下寺、宝塔地宫),60岁以上老人、学生半价;

讲解:电子导览20元/台,人工讲解60元/场(建议选专业讲解,辽金建筑细节更生动)。

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二广高速→大同绕城高速→御河西路出口(全程约280公里,3.5小时),景区停车场收费15元/天;

公共交通:大同南站(高铁站)乘65路公交至“华严寺站”(约40分钟,票价2元);市区打车至景区(10分钟,10元);

跟团:大同各大旅行社有“古城文化一日游”(含华严寺、古城墙、九龙壁,约220元/人)。

吃什么?“古城里的辽金味道”

必尝小吃:

“老柴烧麦馆”(华严寺旁):羊肉烧麦配羊杂汤,烧麦皮薄如纸,25元/笼;

“吴记兔头”(古城南街):五香兔头麻辣兔头可选,肉质软烂,15元/个;

“大同铜锅涮肉”(景区出口):传统炭火锅,羊肉选自右玉羔羊,配麻酱小料,人均80元。

特色餐厅:“龙聚祥烧麦馆”(古城内)环境古朴,推荐“百花烧麦”(多种馅料拼盘)、“黄米面炸糕”(外脆内软,配红豆沙),人均60元。

避坑提醒

慎购“辽金文物复制品”:景区外摊贩兜售的“辽代鎏金佛像”(标价200-500元)多为现代仿品,建议在景区文创店购买(100元/尊,附鉴定证书);

注意保护文物:壁画区域禁止触摸、拍照(闪光灯会加速颜料氧化),地宫内禁止奔跑;

穿着舒适:寺内青石板路略有凹凸,建议穿平底鞋;夏季紫外线强,备高倍防晒霜。

结语:华严寺,是寺,是史,是文明的回响

从大雄宝殿的“五方佛”前退后一步,看阳光透过窗棂在彩塑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再摸摸薄伽教藏殿的木柱,感受辽金工匠的温度——华严寺的每一寸,都在诉说“辽金风、大同魂”。

正如大同市文旅局局长安玉坤所说:“华严寺不只是一座寺,它是大同的‘文化身份证’。辽金王朝在此留下信仰的火种,我们用保护与传承,让这把火继续照亮未来。”

这个秋天,来华严寺吧!

站在大雄宝殿的蒲团前,仰望“五方佛”的庄严,

摸一摸薄伽教藏殿“合掌菩萨”的微笑,

登华严宝塔俯瞰古城——

你会懂得,所谓“文明”,不过是祖先用建筑、雕塑、壁画写给我们的长信。

(文中图片由大同华严寺景区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