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伊尔-54轰炸机受到某些军事观点影响,研制成功后没有投产

自从四十年代中期飞机进入喷气时代后,有研制能力的国家纷纷发展喷气式作战飞机,苏联作为军工业强国,开发了众多型号的歼击机、

自从四十年代中期飞机进入喷气时代后,有研制能力的国家纷纷发展喷气式作战飞机,苏联作为军工业强国,开发了众多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1952年底,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开始设计一种新型喷气式轻型轰炸机。

伊尔-54轰炸机

经过设计局一番努力,1955年4月3日,新型轰炸机制造出原型机进行各种飞行和地面试验,几个月后通过测试验收合格,授予编号为伊尔-54。该机采用全金属结构,后掠式上单翼,水平尾翼位于垂直尾翼根部,两台发动机吊装在两侧机翼下部;乘员3人,长28.96,翼展17.65米,空重2650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41600公斤;动力为两台AL-7喷气式发动机,单台推力84.34千牛,最高时速1150公里,航程2057公里,升限13630米,爬升率25.25米/秒。

自卫武器包括机头一门23毫米AM-23型航空机炮,机尾装两门23毫米AM-23型航空机炮;最大可载各种航空炸弹6000公斤,正常载弹量3000公斤。伊尔-54作为一款研制于五十年代初期的轻型轰炸机,各项技战术性能在当时还是不错的,研制成功后空军比较满意,按说应该很快投入生产,但苏联高层领导人却对伊尔-54轰炸机不感兴趣,没有批准该机的生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款型号被束之高阁呢?

伊尔-54没投产有来自其它机型竞争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受到当时军事观点的影响。因为在五十年代中期,随着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和苏联掀起了一股用导弹取代飞机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导弹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远,虽然机动性不如飞机,不过在携弹量方面有优势。因此有些军事专家认为,导弹不用飞行员驾驶,即使被敌方炮火击落,也无须担心飞行员发生危险。另外,导弹制造起来比飞机简单,维护保养相对简单,可大大节约资金。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地对空导弹出现后,使飞机被击落的概率增加,轰炸机作为一种机体较大、结构复杂、需要多人操作的机种,如果被击落可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还是用导弹比较合算。

综上所述,提出用导弹取代作战飞机的学者认为,可以用远程导弹取代轰炸机,中程导弹取代强击机,侦察机则将被巡航导弹取代,如果防空导弹性能足够强,甚至可以取代执行空中作战的歼击机。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英、法等国压缩了飞机的种类和数量。伊尔-54作为一种轻型轰炸机,几吨的载弹量本就不多,一枚弹道导弹就能搭载同等重量的弹头,因此最有可能被废弃。

苏联领导层也接受了导弹制胜论这一观点,特别是强调了导弹搭载核弹头不但能摧毁各种目标,还能形成核威慑的重要性。为了给研制生产新型导弹让路,致使伊尔-54轰炸机和其它一些武器项目被停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