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是罗维的义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
有人说:“罗维之于成龙,犹如卞和之于和氏璧,空有慧眼而不懂雕琢。”
是罗维发掘了成龙,往大了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成龙。
但两人却又在短短几年之内交恶,最终形同陌路......
罗维偷改与成龙合同中的一个字,索赔千万1979年可以说是成龙演艺生涯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当时他在罗维的公司里担任演员已在影坛摸爬数年,却始终差那一把火。
其实说白了就是老板罗维的眼光有问题,他一心想把成龙打造成“李小龙第二”,可拍了几部戏,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剑花烟雨江南》,水花都没起几个。
罗维这个人只有识人的眼光,根本没有拍戏的前瞻眼光,是个只会跟风的人。
恰逢吴思远找罗维来把成龙外借出去拍戏,罗维觉得是时候看看成龙到底有没有问题了。
没想到外借成龙拍了两部电影:《蛇形刁手》和《醉拳》,反倒让成龙补上了大红大紫的那一把火。
这样的情节倒是有些像《风云》中的那句诗了: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一时间,“功夫喜剧”成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风头无两。
这下,处境如同‘雄霸’的罗维反而是要坐不住了。
已经知道了成龙不是池中之物,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的公司的罗维有了一场“谋划”。
他找来成龙,满面堆笑:
“续约吧!片酬从三千涨到五万,如果违约,赔公司十万便是。”
成龙对于这个发掘提携自己的义父还是十分信任的。
大家也都知道成龙一直都是个爽快人,罗维自然更加清楚。
成龙见自己的老板如此“大方”,拿到合同时看也没看,直接大笔一挥,在空白合约上就签了字。
这一签,可就签出了一场天大的风波。
熟悉娱乐圈的都知道,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一个趁热打铁,人红就是要趁早,红了干什么都要趁早。
成龙一红,当时的电影公司嘉禾、邵氏两大巨头同时找上门来,片酬开到了近五百万!
这对于当时的成龙来说也是一笔无法拒绝的巨款了。
心动的他,回头与就找到了自己老板罗维商量,愿分一半片酬给公司,只求放行。
罗维这时拿出了之前谈好的合同,但却把脸一沉:
“白纸黑字,你可是签了约的!你只能拍公司的影片,要拍别的公司的就要付违约金了。”
成龙虽然早有预料,但听着这个自己义父一般的老板说出这样的话也是一阵心寒。
不过他也坦然:
“十万违约金,我赔得起。”
罗维闻言,冷笑一声,缓缓掏出合约:“你看清楚了,这上面写的,可不是‘十万’……”
成龙凑近一看,顿觉五雷轰顶——那合约上,赫然写着“赔偿千万”!
他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竟在空白合约上,埋下了如此祸根。
一千万,这样的违约金就是在当下也无异于是天文数字,纵使他成龙当年就是红的发紫,一时间也绝无可能拿得出。
当时给他开出五百万的天价片酬,就是全投进去也不够付这个违约金。
就在他要自认倒霉的时候,一个谁也没料到的老人,在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时刻,悄悄找上了他。
很多人以为这个老人是邵逸夫,其实不然。
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心换来的善举就在他走投无路、万念俱灰之际,一个谁也没料到的人,在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时刻,悄悄找上了他。
此人不是影坛大亨,也不是江湖大佬,只是一位曾在公司管账的老人家。
老人将成龙拉到无人处,压低声音,说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
“那合约……原本写的就是‘十万’。是罗维事后叫我,在‘十’字上头,硬生生加了一撇,改成了‘千’万!”
对于罗维来说,就是在合同上偷偷改了一个字,就可以索赔千万。
对于老人来说就是一句话,说出一个真相,便抹去了成龙超过九百万的巨债!
若非这老人仗义执言,当年的成龙就是通天之能,只怕也难逃此劫。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是谁?
他又为何要冒如此风险,来帮成龙这个忙呢?
这个老人是一个财务,他曾负责过罗维公司的财务工作,成龙的那份合同就是他经手的工作之一,所以他清楚其中的内幕。
而他为什么会帮助成龙,是两人早前又另外一次际遇。
这个老人曾去罗维的公司要过退休工资,可是当时公司却以他已经离职一分钱都没有给他。
当时,成龙恰好撞见他与工作人员争吵的一幕,心中不忍。
就把自己当时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都给了这个老人。
开始,这位老人是坚决不要,不过成龙执意要给,一番拉扯之后老人这才勉强收下。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罗维也开始和成龙交恶,双方都没有想到成龙之前无意一个善心之举换来了破局的神来之笔。
有了老人的善意之举,成龙也是避免了千万的违约金。
1980年,成龙成功离开了罗维的公司转头签约了嘉禾,这才有了十分经典的《警察故事》系列作品。
罗维的算计,除了算计过成龙,他的儿子罗大卫还算计过后来的李连杰。
李连杰的际遇对比成龙来说稍差了一些,经纪人蔡子明都在那场漩涡中丢了命。
成龙的这段经历也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
即使关系再好,落到纸上的字,每一个都值得琢磨。
因为人心深处的沟壑,有时就藏在那不经意的一撇一捺里。
平时与人良善结善果,终解得自身困局。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