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矛盾往往在重大事件之后集中爆发,尤其是在遗产继承问题上。亲情与利益交织,常常让原本和睦的家庭陷入纷争。近日,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成功代理的一起 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不仅为当事人维护了合法权益,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文中当事人均化名)
案情回顾
在北京市某区,刘顺强(化名)于某年不幸去世,未留下任何遗嘱。其遗产主要为一套位于北京市某403号的房屋,现市值约240万元。该房产系刘顺强与妻子张淑芬(化名)的夫妻共同财产。刘顺强与张淑芬育有三女:刘某1、刘某2、刘某3。
在遗产分割过程中,张淑芬提出:按照法定继承,她愿意继承刘顺强所占份额,并支付折价款,每位女儿30万元,以平衡利益。然而,长女刘某1却提出异议,要求获得高达120万元的折价款,理由包括父母生前的口头承诺、母亲曾出具的书面声明以及手中掌握的录音材料。
相比之下,次女刘某2、三女刘某3均表示,愿意遵循法律规定,房屋归母亲所有,各自领取30万元折价款。
于是,一场围绕 口头遗嘱效力、赠与声明的法律效力以及继承份额分配 的诉讼正式打响。
专业代理:律师的介入
张淑芬在矛盾不断升级时,选择将案件委托给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该所冯娜律师作为代理人,在接手案件后迅速展开工作:
详尽调查:深入了解家庭内部关系、赡养情况以及房屋产权归属,全面掌握一手材料;
证据搜集与整理:包括声明文件、录音资料、医疗情况等,逐一核实其法律效力;
法律研判:精准锁定案件焦点——
口头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张淑芬曾出具的两份声明是否构成有效赠与?
是否存在撤销赠与的合法依据?
通过细致分析,冯律师明确指出:
口头遗嘱证据不足,缺乏法定形式与可靠性,不具备法律效力;
赠与声明未完成财产权利转移,且附有义务条件,赠与人依法可撤销;
赡养义务是子女应尽责任,不能作为额外继承份额的筹码。
庭审博弈:专业与理性的较量
在法庭上,刘某1反复强调父母的“口头承诺”与“声明书”,甚至拿出姐妹间的录音。然而,冯娜律师据理力争,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与娴熟的庭审技巧,逐一击破对方观点。
她冷静指出:
《民法典》明确规定,继承须遵循书面遗嘱或法定继承,口头承诺无法律效力;
《声明书》性质为附条件赠与,未实际履行,依法可撤销;
子女尽孝是道德义务,法律会在酌情考虑中体现,但不能无限夸大。
同时,她提交了大量补充证据,反映刘某1在家庭矛盾中存在不当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其主张的合理性。
法院判决:以法为准,以情为辅
法院最终采纳了恒略律师团队的大部分代理意见,判决如下:
403号房屋归张淑芬继承所有;
张淑芬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刘某1折价款45万元,支付刘某2、刘某3各30万元;
驳回刘某1要求120万元折价款的请求。
判决中,法院明确指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方在继承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法律,更应怀有亲情与责任感,共同营造温馨安稳的家庭氛围。
成功背后:恒略律师的专业与坚守
此次案件的胜利,不仅体现在结果,更体现在过程。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凭借:
丰富的办案经验:多年来成功代理大量继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案件;
扎实的法律功底:能够迅速抓住案件争议点,准确适用法律条文;
细致的人文关怀:在庭审中既强调法理,又不忽视亲情与社会价值,引导案件走向理性与公正;
高效的团队协作:律师团队间密切配合,从证据准备到庭审陈述,环环相扣。
这一案例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让公众看到了恒略律师事务所在处理复杂继承纠纷中的专业力量。
案例启示
立遗嘱的重要性:若刘顺强生前留下合法有效的书面遗嘱,家人间的纷争将大大减少;
书面证据的权威性:口头承诺难以律定,法律只承认符合法定形式的书面材料;
律师的价值:在家庭纠纷中,律师不仅是法律代理人,更是情感协调者和理性引导者。
结语
遗产继承不仅关乎财产,更关乎亲情。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用专业与责任,为当事人解开了困扰,化解了矛盾,也为社会传递了理性与公正的法律声音。
在未来,恒略律师团队将继续秉持“专业、敬业、负责”的理念,致力于为更多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纠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公正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