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社会领域间的相互倾轧,描述普遍的沉闷和不满以及既表现为自大又表现为自卑的偏颇,也就是描述专以维护一切卑鄙行为为生的,而且自己本身也无非是一种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鄙事物的那个政府机构内部的一切。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一卷.)
这个社会,充满了各种“倾轧”、“仇视”、“敌视”;人和人之间,充满了欺负、凌辱、打骂。如果是弱小者,或者没有什么权势金钱,那就是只有任人凌辱。
整个社会充斥着“沉闷”、“死气”;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现状、社会不满。
而其他一些“大人老爷”,则是既“自大”、又“自卑”;一些有权有势者,欺压人民、残害群众,“高等人”杀人放火没人管,民众犯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严加惩处”。
细细深思一下,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拼命的打压?他们维护的是谁?自己干的是一些“卑鄙行为”、见不得光,所以,要全力维护那些“卑鄙行为”,歌功颂德、进行“洗地”,说是“好”。
社会里有许多为非作歹、卑鄙小人,但他们的“标签”,却是“冠冕堂皇”,如“尚书、军机大臣、督抚”等等。
就是儿童的世界里,也是那么的卑鄙、负面、肮脏;父母有权有势有钱,就欺负同学,父母如果是农民工人,那只有被欺负。
“官儿子”、“钱儿子”欺负打骂同学,老师不管;工农家庭的学生,稍微激烈一点,就被老师惩处。
老师,曾经被宣传为“园丁”,可是,老师的光环已经被他们自己消磨殆尽。因为他们自己不干好事,趋炎附势、欺软怕硬、唯利是图。
在成人的世界,更是犹如“丛林”;凶人们、恶霸们、权势者,百般欺负凌辱工农群众。无数底层民众挣扎在“无底深渊”,苦苦劳作着。
但是,这些社会的丑陋现象,仅凭道德的说教,说“你们要有素质”、“要尊老爱幼”,是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的。依靠政府“弘扬道德”,也是不起什么真正作用。
因为那些人类社会的“肮脏、腐朽”,根源是“经济基础”,是经济决定了政治、决定了道德风范。
只有经济上进入共产主义,阶级消亡、国家政府自然消亡,人类才有可能真正伟大起来。
但是,现在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还很遥远;相反,现在是“阶级社会”。
在“阶级社会”,因为经济运行、经济状况的不完美,由此引发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腐朽、丑陋、灾祸、不幸。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顾好,避免那些犯罪、灾难、倾轧、陷害、欺辱等等;把自己“活好了”,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取得一点成功,那当然更好。至于“道德人格”方面,也唯有“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任凭别人是多么的卑鄙、苟且、恶劣,自己守住自己心灵的那一片纯洁。
这样,至少自己、自身是“问心无愧”,也没有干什么坏事;自己心安理得、堂堂正正,不怕“魑魅魍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