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84项大学生赛事目录榜单正式揭晓,从承载创新教育使命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老牌A类赛事,到聚焦专业纵深的特色学科竞赛,已构建起覆盖多学科领域、贯通创新链条的立体化竞技平台。其获奖成绩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证明,更是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科研转化水平的“硬核名片”。
就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为例,这场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联合主办的赛事,吸引了全国109所高校的2571项作品参赛,历经多轮淘汰,最终仅253项作品突围进入全国决赛,其中就包括华南理工大学。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多支参赛队伍在此次全国赛决赛中,一举拿下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还凭借出色的组织工作斩获“最佳组织奖”,成为获奖数量与质量双高的高校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获奖作品精准贴合大赛“机械产品数智升级,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题,例如“风语匠师”高曲率风电叶缘抗风智维打磨系统、“青檐灵拭”古建屋顶清洁智能低空作业机器人等,既聚焦风电、古建保护、消防等实际产业需求,又融入了数字化设计与智能技术,展现出华工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而从这样的竞赛成绩也可以看出该校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实力与育人成效——不仅能让学生在顶尖赛事中与全国高校同台竞技并脱颖而出,更能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结合,真正培养出具备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毕竟,作为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智能制造、车辆及材料加工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拥有众多科研平台。其中包括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且这些平台涵盖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材料加工等多个领域。
基于此,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搭建了“顶天立地”的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指导本科生参加的学术竞赛种类多,级别高,成绩好。甚至该学院每年还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等科研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而,近三年该学院超过2000余人次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奖项近500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摘金夺银。
从全国性赛事的耀眼成绩,到科研实践平台的雄厚支撑,再到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华南理工大学用实打实的成果证明,“好不好”的答案就藏在学生的创新作品里、藏在平台的资源厚度中、藏在育人的点滴行动上。这样一所既能让学生在赛场摘金夺银,又能为产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的高校,或许就是对“好大学”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