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蔡国强事件再升级:央视调查现场,垃圾遍地,满山都是孔洞

作者:乐之来源:陆家嘴金融圈蔡国强的“升龙”烟花秀,本想在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点燃一场轰动世界的艺术奇观。然而,

作者:乐之

来源:陆家嘴金融圈

蔡国强的“升龙”烟花秀,本想在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点燃一场轰动世界的艺术奇观。然而,央视记者的镜头扫过草甸,留给全国观众的只有满地的塑料桶、铜丝电线和一排排孔洞。这片原本神圣纯净的高原,被1050盆烟花炸出一串密密麻麻的伤疤,看上去像是被硬生生“啃过”的骨头。

三天后,霜花还没化,垃圾却早已“安家”。

记者随手一拨落叶,堆积的废弃物就满了一袋。

而那些深深浅浅的孔洞,随便数就是几十个。

“致敬自然”?只剩讽刺。

村民的愤怒在山风里扩散。他们本以为遇上了新鲜事,可没想到,所谓“艺术创作”竟要拿自家的草甸和野生动物当背景。活动方用盐砖诱走了藏羚羊和旱獭,硬生生把动物们的家园空出来给烟花让路。面对村民追问,主办方只留下“可以拍照,但别发网上”的叮嘱,转身就消失在山路尽头。

有评论这样质问:“始祖鸟说全清理,结果老百姓下山,一背包一背包地捡,这还让人信谁?”

另一种声音则更直接:“烟花!1050盆,全都点燃了,把4500米高的山推出来一串洞,草毡扒了,紫铜丝、电线、塑料桶,啥都没少。说要‘只留下壮美’,只留下糟心。”

此时,蔡国强的“环保承诺”显得苍白无力。

山脊上印着“天降彩龙”的烟花底座死死压在千年草甸上,塑料盖子和断裂的电线藏在石缝里。

村民们一连捡了整整一周,才勉强清理完表面的垃圾。

比看得见的垃圾更可怕的,是土壤里埋下的隐患。

专家直言,所谓“可降解材料”,在高寒地区分解要几十年。火药残留的硫化物、重金属粒子,跟着雨水渗进地下,可能让草甸彻底退化。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几十年都不一定恢复。

而这些,央视记者的镜头都拍得清清楚楚。

有人说,这只是“放个烟花”。可当年《红河谷》剧组在冰川上炸的缺口,至今还是一道黑色三角伤疤。生态破坏,哪有“零破坏”这种神话。

更让人气愤的是,国外不让搞,国内却一路绿灯。法国、日本都以环保为由拒绝了同类项目。到了青藏高原,却成了“艺术盛宴”。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这哪是双重标准,分明是欺负雪山不会说话。”

回望蔡国强的“爆破艺术”,争议从未停息。

长城埋炸药,泉州无人机残骸落一地。每一次,他都用“创新”包装冒险。

只是这次,主意打到了喜马拉雅的头上。

风暴还在升级。

有法律人士指出,蔡国强团队没有公开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涉嫌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如果没有公安许可,还触犯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一旦检测出土壤水源污染,更可能违反《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甚至触及污染环境罪。

评论区,有声音呼喊:“天天说抓起来了没有?如果人跑了,那就是故意的。抓起来判刑就可以了。如果是老百姓早抓起来了。”

另一位摄影爱好者感叹:“实锤那发声,为啥事件过去那么多时间,就没看到‘著名法律专家’发声?”

道歉声明姗姗来迟。

蔡国强工作室说“考虑不周”,始祖鸟国外社媒把责任甩给中国团队,国内却装作环保卫士。

村民还在山坡弓着腰捡垃圾,主办团队早已人去楼空。

雪山的伤疤,被一纸道歉轻描淡写地带过。

村民的话说得直白:“雪山本来好好的,不用谁来搞‘艺术’装饰。”

动物不会听道歉,山体不会因一句“对不起”长平。

始祖鸟的品牌信誉塌了,老百姓的水源担忧重金属,山体恢复得等几十年。

所有的“敬畏自然”,到底是口号,还是底线?

央视和人民日报的发声掷地有声:“敬畏自然不是商业包装,每一句承诺都要对得起山体。”

而现实里,兵不血刃,名利场成了最狠的刀,割在生态红线上。

烟花粉尘飘扬,谁检测了水质?谁负责冻土碳排?谁掏生态修复的钱?

当地审批为何通过?环保材料到底环保在哪?

主办单位承诺的补救措施、环评责任,还能当真?

生态对话,成了“谁在和谁说话”的空洞修辞。

保护区成了试验场,商家唱戏,村民埋单。

艺术本该狂放,但不该狂妄。

烟花表演完了,龙飞走了,留下的不是美景,而是满地铜丝、塑料桶和千疮百孔的山体。

央视记者说得直白,全国网友都看明白:这些承诺,都是套路。

究竟谁该为这场以“美丽”名义造成的破坏买单?

下一次,类似的项目,还会进青藏高原吗?

道歉有用吗?责任又该如何追究?

“艺术与生态的账,到底该怎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