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古代当铺的那些门道与趣事。

“典当行”民间通俗的叫法为当铺。是古代社会以收取物品作为抵押,发放高利贷的一种机构。“典当行”民间通俗的叫法为当铺。当铺

“典当行”民间通俗的叫法为当铺。是古代社会以收取物品作为抵押,发放高利贷的一种机构。

“典当行”民间通俗的叫法为当铺。

当铺的柜台通常很高,以形成当铺掌柜高高在上于典当之人的姿态,通过物理落差制造心理压迫便于压价,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敬畏,不敢与当铺讨价还价,如果发生分歧,引发争执,你想动手也够不着,同时也防止“顺手牵羊”的事情发生。明代的当铺高达2.3米,典当人需高举物品完成交易。‌‌

当铺掌柜高高在上,典当人需高举物品完成交易。‌‌

当铺有自己价值评估的潜规则,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所有典当物品实行“值十当五”的原则,最多按抵押物价值的30%放贷,价值百两的东西也只能当三十两左右。

比如上等皮袄,会喊:“光板无毛,虫吃鼠咬,破皮烂袄。”比如上等木器,他会给你喊:“碎木攒就,钉子拼凑”。再比如金铺打造的足金头簪,他会喊:“老庙足赤,碎了边的。”

如果你在当期之内来赎当,那当铺就挣你的利息,老北京当铺的行规是:大当铺一般月息三分,当期两年。小押当您别看净收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利息更高,当期更短。当期一般一到三个月不等,而利息则高达五至八分。

进当铺的大多都是穷苦人,老北京有句话,叫“穷苦人离不开典当铺。”日子过不下去了,或者急等着用钱,又没地方借,只好去当铺抵押借贷。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当铺的,一个是利息太高,再有就是面子问题。

大一点的当铺是有会客厅的,专门接待贵客。实际上就是现在的“VIP室”。大户人家拿着贵重东西来抵押的,一定要照顾有钱人的面子,店堂里的柜台前面,一般要设置好屏风,让门外的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形,人们管这道屏风叫做“遮羞板”,毕竟进当铺典当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穷苦人离不开典当铺。

别看当铺里什么东西都能典当,但是也有自己的行规忌讳,古代当铺就有“四不当”。

一、神袍戏服不当:

古时过去死人的装裹就是神袍戏服的样式,当铺怕当户拿着寿衣来当,不吉利,所以不当。

二、旗锣伞扇不当:

旗锣伞扇也是出殡时的用品和死人戴的首饰,这些都属于冥品,是当铺的大忌,所以不当。

三、皮货无袱不当:

皮货要用包袱皮包着来当,直接拿着皮货来不给当,害怕你是偷来的,给自己惹麻烦。在电视剧《大宅门》中,白景琦去当皮袍子的时候,就是用包袱皮包着去的,特别注重细节的把控。

四、低潮首饰不当:

不是贵重金属、假的珠玉金银,不值钱而且太细碎的首饰,肯定不给您当,你拿一大堆赝品来当,“这不是拿我开涮吗?”

在中国唐朝时期,典当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成为了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至明清两朝,典当行业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遍布城乡各地。清朝康熙年间,全国的当铺数量曾达到两万余家,在乾隆年间,这一数字有所下降,降至一万八千余家。

乾隆的宠臣和珅富可敌国,被抄家时,查出名下有七十多家典当行。这古代顶级的贪官明明腰缠万贯,却也争抢着去开间小小的当铺。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呢?

和珅当铺

因为当铺属于暴利行业,百姓遇上缺钱,砸锅卖铁,珠宝玉石,和府照单全收。到了还钱那天,息生息,利滚利,只是苦了多少百姓。

当铺的出现其实是和古代的经济繁荣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朝代的国力。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老百姓在急需用钱时,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去典当,以换取银两度过难关。

所以,当铺在当时更像是一种民间借贷机构,用实体做抵押,给需要用钱的人群提供便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老百姓也不用像古人一样,需要把自己的物品卖给当铺来换口饭吃。

正因如此,使得存在了近两千年的当铺没有了市场,现如今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业务范围更广、更加便利的银行。

————往期精彩回顾————

从贡品到绝迹:舌尖上的长江鲥鱼

跨越4000年的凝视:大禹治水淬炼出了华夏文明的雏形。

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世界级文明:地中海文明的千年辉煌与深远影响

衣冠南渡:中华文明的延续与重生

庄惠之交:超俗的友谊与智慧的碰撞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群星闪耀,中国教育的传奇。

民国文人趣事,让你笑到捧腹。

“探花不值一文钱”:清朝开国因欠税引起的财政风暴。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8世纪的世界首富和珅。

从流失到回归:圆明园十二兽首的百年坎坷路

伯仲叔季:古人长幼有序的智慧

林冲的雪——《水浒传》里最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