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有一种高层次心态:要么得到,要么学到

最近有个读者找我聊天,说工作五年了,感觉自己一点进步都没有,每天重复同样的内容,很疲惫也很迷茫。我问他:“你觉得是为什么

最近有个读者找我聊天,说工作五年了,感觉自己一点进步都没有,每天重复同样的内容,很疲惫也很迷茫。

我问他:“你觉得是为什么?”

他回我:“去年有个项目,本来领导想让我负责,但我害怕搞砸,就推给别的同事了。最后那个项目完成得很好,那位同事还在年会上被表扬了。”

他接着说:“其实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如果当初没那么怂,可能现在就不一样了。”

听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其实都算数,要么得到,要么学到。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害怕学不会而不敢开始,害怕别人的评价而畏畏缩缩,那可能就真的停滞不前了。

人生很多事,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找一份工作,虽然没被录取,却为下一次面试积攒了经验。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

01

最近重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个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主人公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大海上,和一条大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终于捕获了这条鱼。

可在他返航的途中,血腥味引来了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与鲨鱼搏斗,但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鱼骨头。

看上去,老人好像失败了,他既没有得到赖以生存的食物,也没有得到可以改善生活的金钱。

但在我看来,老人其实是成功的,因为他“学到”了。

他学会了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学会了如何与大鱼周旋,也学会了如何在鲨鱼的攻击下保全自己。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可能你没有得到最初想要的东西,但沿途的风景,付出的努力,和你从中悟出的道理,同样是宝贵的财富。

想起作家季羡林在《一生自在》中说:

“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深以为然,人生在世,得失在所难免,成功固然欣喜,失败也不必气馁。

因为即便失败,你也从中得到了历练,得到了成长,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02

J·K·罗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哈利·波特的作者。

但她成名之前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罗琳曾有过一段非常失败的婚姻,丈夫家暴,她带着仅4个月大的女儿回到英国,住在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

那时她失业,没钱,靠着政府的救济金维持生计。

但即便是在最灰暗的时刻,她也没有放弃,而是把这些失败和挫折,当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写作上,在女儿的哭闹声中,完成了哈利·波特手稿。

后来,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

“失败意味着剥掉所有不必要的东西。我因此不再伪装自己,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我最重要的工作上。”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谁能够一直“得到”,也不会有人一直“学到”。

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成长的契机,那我们就能把“学到”的,变成“得到”的。

03

曼德拉有句名言: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曼德拉一生坎坷,但他从每一次挫折中“学到”的,都化成了未来“得到”的基石。

被囚禁的27年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学习,在监狱里攻读了伦敦大学法律学位。

他还常常和看守他的狱警交流,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

他说:“在监狱里,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控制情绪和善待他人。”

1990年,曼德拉出狱,他不仅没有报复曾经虐待他的人,反而积极推动种族和解。

1993年,曼德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曼德拉从每一次失败和挫折中学到的,都让他变得更坚韧,更智慧,也更慈悲。

04

俞敏洪曾说: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还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

雄鹰的成功,是“得到”,而蜗牛的成功,是“学到”。

雄鹰靠天赋一步登天,而蜗牛却通过一步步的攀爬,学到了如何躲避天敌,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坚持到底。

天赋和运气,或许能让你领先一时,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让你笑到最后。

想起几年前,看到新东方的直播间突然火了。

主播董宇辉,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夜之间刷屏朋友圈。

从英语老师到带货主播,看似跨界,但董宇辉却把之前的积累,完美地用在了现在的岗位上。

他会在卖牛排的时候,教你“牛排原切”怎么说,会在介绍水蜜桃的时候,回忆起外婆家院子里的银杏树。

有人说他运气好,赶上直播带货的风口。

但我觉得,与其说他是“得到”了机会,不如说他是“学到”了本事。

如果没有多年的知识积累,没有持续的学习成长,就算机会摆在面前,也不一定能够抓住。

05

回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

可能我们没有海明威的才华,没有曼德拉的毅力,也没有董宇辉的机遇。

但我们可以拥有“要么得到,要么学到”的心态。

想起刚工作的时候,领导让我负责一个项目,因为缺乏经验,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差点让整个项目黄了。

那段时间,我特别自责,也特别害怕,生怕领导从此不再信任我。

但领导却对我说: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犯错。如果你能从这次错误中学到东西,那这个错误就值得。”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失败,不再畏惧犯错,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能从中“学到”,那我就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06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害怕失败,回避挑战。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他们拥抱挑战,从失败中学习。

其实,“要么得到,要么学到”,就是一种典型的成长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他们会把每一次经历,无论好坏,都视为学习的机会。

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成长,我们可能不会“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但一定会“学到”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东西。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保证每一次努力都能“得到”回报。

但我们可以选择“学到”,从每一次经历中汲取养分,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

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问智者:“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成功?”

智者回他:“如果你去爬山,发现山很高,你选择绕道而行,那么你虽然没爬到山顶,却知道了山有多高,下次再来,就能准备得更充分。如果你选择继续爬,虽然可能失败,但你会知道哪条路走不通,下次再来,就能避开这条路。”

你看,无论选择哪种,你都能“学到”东西。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畏惧开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学到”的过程,如果你还没有“得到”,那就去“学到”。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