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多数患者发现病情时仍然处在早期,像比较典型的iga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等这些类型在早期都是比较好搞定的。多数患者可以维持在早期,不发生明显的进展。
但如果你没有系统的控制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等众细胞,持续的纤维化硬化发展。肾衰竭说来也来得比较快。总体来说,肾衰的进程也是有阶段性的。肌酐升高只是一个方面,具体的整体肾功能的变化,也分为早中晚三期。
肾衰竭早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在60-90这一阶段,肾功能损伤往往可逆性很强。肾单位实质性损伤没有那么严重,完全硬化纤维化的肾细胞比较少。但不少人往往对肌酐值的关注度更高,而肌酐一旦升高,往往肾小球滤过率是低于60了,就错过了改善肾功能的最佳阶段。
所以说,肾衰竭后并非不可逆,抓住时机很重要,相比于肌酐值,肾小球滤过率,还有一些信号更关键,一定要抓住!
信号一:尿量依然是正常的
如果说肾病早期重点关注的尿液指标是蛋白尿,但肾衰竭后必须重视的就是尿量的变化。
尿量多少直接与肾脏滤过排毒能力挂钩,肾脏细胞损伤的多能够发挥作用的少了,生成尿量也就减少了,导致更多毒素蓄积在血液内无法排出。如果说尿量没什么变化,虽然肾单位损伤了,但是仍然能保证完全基本的排毒任务。主要是肾脏内在细胞损伤,但功能性损伤还没有明显变化。
此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维持住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尿量,同时提升肾脏血液循环,纠正血氧供应的情况,同时控制炎症反应,部分受损肾细胞会逐渐得到改善修复,整体肾脏排毒代谢排水能力也会有所好转,整体病情得到控制,不再持续恶化。
当然如果你的尿量已经减少了,但仍然在1000毫升以上,仍然也是有很大机会恢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尿量产生,说明肾脏内流通的血液循环是充足的,只要血流正常,尿毒症风险暂时就不存在。
信号二:血压没有“失控”飙升
除了尿量减少,肾科医生最怕患者出现的就是血压失控。不仅会加剧肾衰竭,还会引起多器官的损伤,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出现,是加速尿毒症的危险因素。
如果说你的血压一直很稳定,没有失控,也是肾衰竭可逆性很强的信号之一。
血压稳定说明肾脏内部血液循环压力不大,对恢复硬化肾小球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联合中医药方案积极疏通毛细血管,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当然没有高血压的患者,也可以积极使用护肾药物,比如沙坦普利类,还有列净类药物等等。加强中医药活血清淤的作用,来阻断肾衰竭持续进展的节奏。
信号三:双肾还没明显萎缩
肾脏体积变化是衡量肾衰竭可逆性的第三大指标。如果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了,肌酐也升高了,但肾脏依然很顽强没有出现明显萎缩,或者只有轻微萎缩,那可逆性是比较强的。
我们之前说过肾脏萎缩是否恢复的问题,发现的及时可以,但仍然是有部分肾细胞完全硬化了不可逆的,这也就意味着整体肾功能出现不可逆的部分。但总体来说是好的。
一般肾脏大小不低于9cm就是可逆性信号,积极去维持肾脏血氧循环,清除致病物质及毒素物质,肾衰竭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
绝大多数肾病患者在肾衰竭后,仍然是存在这些有利的条件的,但是有部分人患者觉得没出现异常是正常的,说明病情不重,其实它们更是提醒你抓住早期改善肾衰机会的信号,而不单纯是反应病情重不重的指标。如果能早点理解和背后的意义,有更多肾衰患者可以避免尿毒症的太快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