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可谁曾想,西汉出了一位奇葩皇帝——汉哀帝刘欣。
他对美貌妃子不屑一顾,却偏偏对一个俊美少年董贤一见倾心!
汉哀帝赏赐董贤金银万万钱,豪宅陵墓奢华无边,他的家族鸡犬升天,权势熏天!
然而,帝王驾崩后,董贤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跌落谷底,自杀身亡,连尸骨都不得安宁!
这到底是怎样一段比小说还狗血的传奇?
让我们一探究竟,揭开汉哀帝与董贤那惊心动魄的别样情缘!
01皇位来路,少年初露
西汉末年,朝堂风云变幻,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沉迷红颜乃家常便饭,可谁能料到,一位名叫刘欣的年轻皇帝却打破常规,对美貌妃子毫无兴趣,偏偏将一腔痴情倾注在一个俊美少年身上,演绎出一段震惊古今的传奇故事。
刘欣,汉哀帝,出生于公元前25年,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祖母傅婕妤野心勃勃,父亲早逝后,他幼年便袭爵为定陶王,过着锦衣玉食却略显孤寂的生活。
绥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年,年轻的刘欣和叔父中山王刘兴奉召入朝觐见汉成帝,彼时成帝膝下无子,皇位继承成了朝廷头等大事,朝臣们议论纷纷,宫中暗流涌动。
傅婕妤不甘心孙子默默无闻,带着满箱金银珠宝随行,悄悄贿赂皇后赵飞燕和当权大臣,费尽心思游说,誓要将刘欣推上太子之位,改变家族命运。
赵飞燕美艳动人,却也深谙权谋,她与大臣们一番密谋,细细观察刘欣和刘兴,觉得刘欣年轻聪慧,气度不凡,模样俊朗,更有傅氏撑腰,似更适合继承大统。
汉成帝思虑再三,点头同意,绥和元年末,刘欣被立为太子,从此离开定陶王府,住进未央宫,学习礼仪、经书和治国之道,日日埋头苦读,压力山大。
可谁知命运无常,绥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年,汉成帝突然暴毙,宫中一片慌乱,25岁的刘欣仓促登基,成了西汉孝哀皇帝,肩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初登大宝的刘欣,面对外戚王氏的势力渐长,朝堂争斗此起彼伏,心里既兴奋又不安,常常深夜难眠,渴望一个贴心人能陪在身边,排解这孤寂与重压。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董贤的少年悄然走进了他的视野,谁也没想到,这偶然的相遇,竟点燃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宠爱风暴,注定要载入史册。
02宫中重逢,龙心暗动
建平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年的一天,汉哀帝刘欣刚从朝堂退下,揉着额头,带着满身疲惫步入宫道,打算回寝殿小憩,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忽然,眼前闪过一个身影,少年身姿挺拔,穿着一袭淡青长衫,步伐轻盈,面容白皙如玉,五官精致得像雕琢的艺术品,眉毛细长如柳,眼眸明亮如星,唇角微微上扬,透着股说不出的灵动与优雅。
刘欣心头一震,目光定住,脑海中浮现出多年前的模糊记忆,这少年似乎有些眼熟,像是当年太子宫里的某个小侍从,让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这少年正是董贤,字圣卿,来自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父亲董恭曾任御史,官职不算显赫,但也让董贤从小随父出入宫廷,见过皇家的气派与繁华。
当年刘欣还是太子时,董贤做过太子舍人,负责端茶递水、整理书案,那时的他才十四五岁,青涩稚嫩,模样已初显俊秀,偶尔与太子对视,总羞涩地低头。
如今,几年过去,18岁的董贤出落得更加惊艳,肤色白净如瓷,眼神清澈动人,举止优雅从容,私下里他常揽镜自照,看着自己这张俊脸,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这模样真是天下少有。
刘欣盯着他,思绪翻涌,终于忍不住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与好奇问道:“你是舍人董贤吗?朕怎觉得你如此面熟,快过来,让朕好好看看你!”
董贤闻言,抬起头,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恭敬却不失风度地走上前,声音轻柔如春风,低声答道:“陛下好记性,臣正是董贤,昔日曾在太子宫服侍,今日能再见圣颜,真是臣的福分。”
刘欣听了这清亮嗓音,心头一暖,仔细打量董贤那张俊美无瑕的脸,龙心已被悄然撩动,嘴角不自觉上扬,笑着说:“果然是你,模样越发俊了,今后就留在朕身边吧,别再离得那么远!”
董贤低头拜谢,脸颊微红,柔声道:“谢陛下恩典,臣愿尽心侍奉,绝不辜负圣意。”这一刻,君臣对视,眼神交汇,一团情火在汉哀帝心中熊熊燃起,注定要烧出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
03恩宠日盛,礼法不顾
董贤一进宫,简直让后宫的妃子们失了颜色,汉哀帝刘欣对他的宠爱如洪水决堤,迅猛又炽热,恨不得把这俊美少年时时刻刻拴在身边,片刻都不愿分离。
没过几天,汉哀帝就下令提拔董贤为黄门郎,这可是个贴身伺候皇帝的差事,能日日近距离陪伴君王,多少人挤破头都求不来,董贤却轻而易举得了这天大的恩宠,宫人私下窃窃私语,惊叹这年轻人的好运。
从此,汉哀帝的生活里满是董贤的影子,早晨梳洗时,两人并肩站在铜镜前,汉哀帝看着董贤细心整理发髻,忍不住夸道:“你这模样,真是越看越俊,朕瞧着都赏心悦目!”
董贤羞涩一笑,柔声道:“陛下过奖,臣只愿侍奉好陛下,别的都不敢想。”汉哀帝听了,心里甜得像灌了蜜,手一挥,又赏了他一串晶莹的东海珍珠。
用膳时,两人同坐一桌,桌上摆满山珍海味,烤鹿肉、蒸鲈鱼、蜜饯果脯琳琅满目,汉哀帝总不忘夹一块嫩肉到董贤碗里,宠溺地说:“多吃些,瞧你瘦的,朕得让你养得壮实些!”
董贤低头轻笑,温顺应道:“谢陛下关怀,臣吃得下,陛下也多用些,保重龙体要紧。”汉哀帝哈哈一笑,心情大好,觉得有董贤陪着,这饭都香了几分。
更夸张的是,出宫巡游或回宫散步,汉哀帝都坚持要董贤同乘龙辇,华丽的车厢里,两人肩并肩而坐,车轮滚滚,窗外风景飞逝,汉哀帝时不时侧头看董贤,眼中满是柔情。
古时候礼法森严,臣子与皇帝同车那是大大逾越规矩的举动,当年才女班婕妤宁愿步行也不愿与汉成帝同乘,守住君臣之礼,汉武帝的宠臣韩嫣也因同车被朝臣指责,最后落得凄惨下场,可汉哀帝全不理会这些。
朝臣们私下议论,有人皱眉叹道:“陛下这是怎的了?如此宠一个臣子,礼法何在啊?”可汉哀帝充耳不闻,执意要董贤陪着,丝毫不顾旁人眼光。
短短一个月,汉哀帝赏赐给董贤的财物就堆成了山,金灿灿的铜钱、闪亮的玉佩、柔软的蜀锦,价值高达万万钱,消息传到朝堂,大臣们目瞪口呆,感叹这宠爱真是史无前例,震得朝廷都晃了三晃。
汉哀帝觉得这还不够,听说董贤有妻子,怕他挂念家室不能常伴,于是大手一挥,下令将董贤的妻子接进宫来,特意在宫中建了一座豪华馆舍,雕梁画栋,窗明几净,让这小两口住得舒舒服服,随时可出入宫禁。
董贤的妹妹也入了汉哀帝的眼,模样清秀,气质不俗,汉哀帝一高兴,封她为昭仪,这可是仅次于皇后的高位,待遇好得让后宫妃子们眼红得咬牙,汉哀帝还命匠人建椒凤殿,装饰得金碧辉煌,与皇后的椒房殿争奇斗艳。
董贤性子温柔,从不忤逆皇帝,休假时别人都归家团圆,他却执意留在宫中,陪汉哀帝聊天解闷,汉哀帝感动得不行,握着他的手说:“你这样贴心,朕怎能不疼你?今后有朕在,保你一世无忧!”
董贤低头拜谢,柔声道:“陛下恩重如山,臣粉身碎骨也难报,愿日夜侍奉,伴君左右。”汉哀帝听了这话,心花怒放,宠爱之情愈发浓烈,恨不得把天下珍宝都捧到他面前。
04断袖情深,痴心动人
说到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那“断袖之癖”的故事,至今传颂千古,成了帝王痴情的一段佳话,细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这爱意深得入骨。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未央宫寝殿里光影柔和,纱帘轻晃,汉哀帝与董贤同榻午休,忙碌一上午的皇帝难得放松,斜靠在软榻上,董贤枕着他的手臂睡得正香。
董贤俊美的脸庞在睡梦中格外安宁,长长的睫毛轻颤,唇角微微上翘,肤色白得像透光的瓷,呼吸轻匀,模样美得让汉哀帝看得痴了,心跳都不由快了几分。
这时,宫人轻声叩门,低声道:“陛下,午后有奏折要批,几位大臣还等着回话呢。”汉哀帝回过神,点点头,准备起身,却发现自己的龙袍袖子被董贤死死压在身下,动弹不得。
他低头一看,董贤睡得深沉,嘴角还挂着丝满足的笑,汉哀帝心头一软,实在不忍心惊醒这心爱之人,眉头微皱,脑中灵光一闪,计上心来。
他悄悄伸手,从床头摸出随身佩刀,刀锋寒光一闪,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割向那昂贵的龙袍袖子,动作轻得像抚摸一朵娇嫩的花,生怕一丝响动惊扰了董贤的美梦。
刀锋划过,丝绸应声而断,汉哀帝轻轻抽出手臂,起身时还不忘回头看一眼,董贤依旧睡得安稳,汉哀帝嘴角泛起宠溺的笑,轻声自语道:“睡吧,朕怎舍得吵醒你?”
宫人看在眼里,惊得下巴差点掉地,谁能想到堂堂皇帝竟为一个臣子毁了龙袍,这“断袖之癖”的故事传开,宫里宫外议论纷纷,感叹汉哀帝的痴情真是古今罕见。
汉哀帝的宠爱远不止此。
他觉得宫中生活得让董贤过得更舒心,于是召集天下最巧的匠人,在未央宫北阙下为董贤建一座豪华大宅,气派得让人瞠目结舌。
这座府邸重五殿,洞开六门,柱子墙壁上画满云气华花,飞龙走兽、山灵水怪栩栩如生,有的裹着五颜六色的绫罗锦缎,有的镶嵌金光闪闪的宝石和温润白玉,奢华得晃花人眼。
南门一连三重,依次取名南中门、南上门、南更门,东西各开三门,按方位命名,气势恢宏,楼阁台榭连绵不断,假山池塘点缀其间,池中游鱼嬉戏,花木争艳,简直穷尽了人间的雕琢与华丽。
汉哀帝还不满足,他想到自己百年之后,怎能让董贤孤零零一人,思来想去,下令在自己的义陵旁为董贤也修一座陵墓,规格与皇帝无异,周围种满密密麻麻的柏树,警戒之道绵延数里,生死都要相伴。
朝臣们私下议论,有人惊叹道:“陛下对董贤真是宠到天上去了,连陵墓都并肩而建,这哪是臣子的待遇啊!”可也有人忧心忡忡,摇头叹道:“如此逾越礼法,怕是大汉江山要动摇了!”
汉哀帝却不管这些流言蜚语,心里只想着让董贤开心,赏赐接连不断,宫中库房的金玉、布帛、珍奇器物,流水般送往董贤府中,恩宠之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5家族飞黄,权势巅峰
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不只停留在私情,他一心想让这心爱之人站在朝堂顶峰,光耀门楣,哪怕要打破汉朝的祖制规矩也在所不惜,董贤的飞黄腾达简直像坐了火箭。
按汉朝律法,臣子无功不能封侯,汉哀帝却不甘心让董贤屈居人下,建平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年,机会来了,东平王刘云和他的王后被指控祭祀不敬,暗中诅咒皇帝,案子闹得朝野沸腾。
汉哀帝灵机一动,召来亲信,低声吩咐道:“这告发的功劳,就记在董贤头上,说是他揭露了东平王的罪行,为大汉除了一害,如此大功,封侯不为过吧!”亲信忙点头,飞快安排。
于是,汉哀帝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食邑一千户,赏赐田地、宅院、金银无数,董贤穿着华丽的侯服,站在朝堂上,风光无限,朝臣们看得眼热又无奈。
没过多久,汉哀帝觉得这还不够,又下令加封食邑到两千户,董贤的府邸里堆满财宝,仆人来来往往,忙着清点这些皇帝的恩赐,日子过得比皇子还滋润。
元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年,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汉哀帝抓住机会,伪造了一份遗命,说是傅太后生前叮嘱要厚待董贤,于是又加封食邑,赏赐更是如雪片飞来。
宫中兵器库里的上等宝剑,锋利无比,寒光闪闪,汉哀帝让人挑出最好的送去董贤府上,库房里的金玉珠宝、绫罗布帛,董贤总是第一个选,穿的衣服镶金嵌玉,仅次于龙袍,华丽得让路人看呆。
汉哀帝还不满足,他看中了大司马、卫将军这两个位列三公的重职,权势滔天,可这位置原本是他亲舅舅的,汉哀帝却铁了心,找个由头贬黜了舅舅,把他赶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