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江南7日游,这趟旅行比读书还涨见识|第五篇:杭州雷峰塔

杭州雷峰塔|不止白娘子,藏着《金刚经》与吴越佛缘提到雷峰塔,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白娘子被压的塔”,我之前也是这样,可 8

杭州雷峰塔|不止白娘子,藏着《金刚经》与吴越佛缘

提到雷峰塔,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白娘子被压的塔”,我之前也是这样,可 8 月底真去了才知道,这座塔的故事,比传说更厚重 —— 它藏着吴越国的佛教文化,也写着中国人的 “信仰与传承”。

先说塔的历史。雷峰塔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儿子钱俶建的,当时叫“皇妃塔”,是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钱镠家族信奉佛教,在杭州建了很多寺庙,比如灵隐寺、净慈寺,雷峰塔就是其中之一。

雷峰塔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明朝时被火烧过,清朝时又倒塌过,现在我们看到的塔,是2002 年重建的。但重建不是 “复制”,而是 “传承”—— 塔的外形是仿宋代的,里面却用了钢筋混凝土,既保留了古塔的韵味,又能抵御风雨。我在塔的走廊里,看到了很多老照片,记录了雷峰塔从倒塌到重建的过程,其中有一张是 1924 年塔倒时的场景,老百姓都围着看,脸上满是惋惜。这让我想起《礼记》里 “慎终追远” 的道理 —— 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再说白娘子的传说。虽然这是民间故事,但在雷峰塔的展厅里,有很多关于这个传说的展品,比如连环画、剪纸、雕塑。讲解员说:“白娘子的故事之所以能传这么久,是因为它讲的是‘真爱’和‘反抗’,符合中国人的情感。” 我在塔上的观景台看西湖,刚好能看到断桥,突然觉得:传说和现实其实是相通的 —— 雷峰塔是 “信仰” 的象征,白娘子是 “情感” 的代表,两者结合,才让这座塔有了温度。

雷峰塔的“人文” 还藏在细节里。塔的每层都有壁画,画的是佛教故事,比如 “释迦牟尼成佛”“菩萨救苦救难”,画得特别精细,是杭州本地的画家画的。塔的顶层有个 “金顶”,用了 24K 金,阳光下特别亮,讲解员说:“这金顶是为了呼应古代的‘金刹’,象征佛光普照。”

我在雷峰塔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带着孙子来,指着塔说:“奶奶小时候就听你太奶奶讲白娘子的故事,现在带你来看真的塔。” 这种 “代代相传” 的故事,不就是文化传承吗?就像《金刚经》里说的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塔会老、人会走,但故事和信仰会一直传下去。

要是你带孩子去雷峰塔,别只讲白娘子的故事,也讲讲钱镠建塔的历史,让孩子知道,这座塔不只是“童话里的塔”,更是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的见证。逛完塔,还可以去旁边的净慈寺,听听 “南屏晚钟”,感受一下杭州的 “佛国氛围”,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雷峰塔。

(注:部分内容由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