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国有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区的规划调整悄然传递着“让地于民”的温暖信号。近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了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分区部分地块控规修改的批后信息。该方案已于2025年9月25日经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并批复。
与以往不同,本次调整将三处行政办公用地转变为公共服务用地,修改后公共绿地面积略有增加,直接服务于市民生活。这种转变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更体现了城市规划中“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01 基本情况本次控规修改范围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分区TGg(07)01单元06街坊。具体四至范围为:东至塘黄路、南至津塘公路、西至新北路、北至现状新河派出所及天津远洋运输公司。
总用地面积约为2.22公顷,规模适中,位于滨海新区主干路网的关键节点,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02 修改原因此次规划调整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源资产盘活;落实政府批复的盘活方案;促进滨海新区主干路网关键节点城市形象提升。这些举措也与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服务理念一脉相承——坚持服务理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03 修改内容亮点本次规划调整的具体内容颇具亮点:将0.97公顷行政办公用地修改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1.76;将0.1公顷行政办公用地和0.04公顷防护绿地修改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1.02;将0.12公顷行政办公用地修改为公园绿地,修改后绿地面积略有增加。
04 “让地于民”的政策背景
这次规划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滨海新区持续优化规划管理政策的具体实践。2024年,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制定了《关于明确非产业类用地控规与细分导则调整类型的通知》,重点对学校、医院、菜市场等公益、民生类控规修改简化审批环节,将审批时间由原3-4个月压缩至15天以内,助力“一老一小”和民生设施建设提档加速。同时,《天津市滨海新区产业用地控规管理有关创新举措的操作细则》也提出,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不影响区域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允许用地性质按需合理转换。05 日益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滨海新区近期的多项规划调整都体现了类似导向。2025年5月,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分区另一个单元也将部分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等修改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于建设一所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的绿色智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这些调整共同折射出城市规划理念的深刻转变——从注重行政办公空间到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设施,从追求单一功能到创造多元复合的城市空间,从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规划调整后,昔日的行政办公用地将焕发新生。商业服务业设施将带来生活便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文化、教育等民生服务,而增加的公园绿地则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娱乐的开放空间。这些变化看似微小,却正是城市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